《道德经》:如何做到不被蛊惑人心?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年43天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断绝以圣人等为榜样的教育,断绝通过树立名分、荣誉等条件,引导世人向符合某一特定社会道德标准而被称为“圣人”的人学习的行为,人们就不会为获得这些名分、荣誉而去投机取巧,也就不会有伪言、伪行和伪辞,人们也不会违背人性规律去做事,这样,民众获得的好处才会不断的增加。舍弃仁义之说,放下君王高高在上的仁政,放下家中父亲的权威,尊重每个人的人性。世人均为上天之子,建设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样,国中不用君王实行仁政,家中不用父亲用权威压制,民众间会恢复真正的慈孝。如果人们放下巧诈和利欲之心,那么,那些以大伪来治国,通过巧立名分、诈设圣人榜样、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编造人仁义慈孝等荣誉谎言的政客,也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以上的三个方面,全是巧饰过的大伪,但我的文字并不能穷尽后世的一切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的大伪,因此,要让人们知晓自己本心的需求,而不是被引导之后的名利追求。所以,要让每个人发现自己本心的追求,让一切事物都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对世间的人和事少一些偏私之心,多一些容纳共存之意,减少那些对名分、荣誉的追求,不要效仿圣人或者榜样的行为,保持自己的本心,断绝那些圣人榜样之学、仁义之说、慈孝之道、忠义之行,才能免于祸患。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输出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方式越来越简单。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各种“醒世”言论,字里行间说着世间真理,仁义道德、万物法则。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表关于宇宙、能量、人性、权谋、格言、仁义礼智信类的视频。很多人的制作过程只是写了一个题目或者一句话,随即用软件自动生成了带视频的文字,而且制作精良。其实呢,很多作者自己也不懂里面的内容是什么意思,自己也不知道里面说的内容对不对,反正是软件自动生成的也不费力气,而且看起来不错,还能获得大量的点赞、评论。所以,如果你不懂的辨别、不懂得独立思考,你会被这些言论所震动,甚至会被这些言论洗脑。如果发表者只是为了博眼球或者弄点收益,也没什么,就怕有“大伪者”故意用这些内容,蛊惑人们,以达到不好的目的。举个例子:你以为信奉希特勒的都是傻子吗?并不是,很多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他们被希特勒的思想和言论所蛊惑了,与其说蛊惑,倒不如说希特勒利用了他们“重巧智、重名利、喜荣辱”的那颗心,所以给希特勒这样的“大伪者”制造了伪言、伪行、伪辞的机会。如何不被“大伪者”蛊惑?老子告诉大家,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本心就会少一些偏私之心,多一些容纳共存之意,减少那些对名分、荣誉的追求。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心?《道德经》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所以,我一直说真实很重要,“朴”很重要。你做到了真实,做到了“朴”,你就能找到自己的本心。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希望我所说的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想跟我一起践行传统文化智慧,想与我分享更多的想法,关注我,我们一同创造美好!
庄子内篇《大宗师》——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一)
庄子内篇《大宗师》——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一)【内容提要】本篇题为《大宗师》。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称之为宗师。大宗师则是宗师之首。本篇文中没提大宗师的称谓,却以“真人”出现。0000《资治通鉴》235:荀彧是反对曹操进攻孙权才服毒的吗?或许并不是
今天是黄帝纪年四千七百二十年,癸卯兔年的大年初一,大家过年好大帅在此祝大家兔年吉祥,万事顺心,一切皆得所愿!学习内容:【原文华译】冬,十月,曹操东击孙权。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人臣匡扶国家,没有达到您今天这样的功勋的。而有今天这样大的功勋,没有能久处人臣之位的。明公对于德行赶不上古人,感到羞耻,想保守自己的名节,但是,处于大臣的地位,让人以大事来猜疑自己,也不能不考虑。”紫网2023-10-13 16:15:32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45)
《老子》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译文:最完美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残缺的,但它的作用是不会停止的。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的,但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最笔直在东西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最善辩的人却好像很木讷,最赚钱的生意好像是赔本的。秋雨堂2023-07-30 11:23:2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