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八)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至善之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世间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仍会聚在众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处,所以说水的品格已经和“道”相差不远了。
至善之人的心态常居于低下的位置,从不居功自傲;心胸像深渊一样深沉广博,能容纳世间万物;结交善良之人,说话诚实守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情能发挥专长;行动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正因为与世无争,人生才没有过失。
秋雨堂浅见:
本章以水喻道,说明有道之人应当具备水一样的品格。
天下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世界;没有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
水生育万物,滋润众生而与世无争,不求回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没有倾覆之患。
人心总会有私心杂念、七情六欲的烦扰,而水却清澈湛然,无色透明,可鉴万物。虽常被污染,却能沉静自清,若心灵之善渊。
水善滋养万物,施恩不求回报。植物皆沾滋润之恩,动物咸获饮食之惠,这是仁慈的表现。
水利万物,诚实和顺,表里如一,这是诚信的表现。
水对待万物,无论贫富贵贱,美丑妍媸,一视同仁,最为公平。
水去污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能量无穷,功用不可估量。
春夏温热之时,万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时,水则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秋冬渐寒,万物归藏,水则或结为坚冰保护水下生命,或凝为霜雪,覆盖大地,恰若天被,遮风御寒,保护陆上生灵,恩泽遍于天下,实为大公而无私。
水之体性,虽有以上诸善,但皆出于自然本性,从不邀功请赏,不炫耀能力,不争名图利。
一个人如能以水为榜样,戒除贪欲、持心清净,无私奉献、不图回报,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学有专长、有益于社会,这就是“上善若水”。

人类三大本源缺陷:生气、恐惧、健忘,克服它,便是人生赢家
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似乎只要是人,你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又会在某些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缺陷,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还有阴狠狡诈、毒辣心黑等等。形形色色的人就会有形形色色的缺陷。千千万万的人就会有千千万万种缺陷。在这无穷无尽、层出不绝的人类缺陷中,总会有某些缺陷属于人类的三大本源缺陷。为什么要明确人类的三大本源缺陷呢?灵魂道2023-07-31 10:33:31
0000员工必读---国学智慧(398)
原文: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以饰官化下者,明君也。---《管子》译文:如果人民有疑惑犹豫的心理,国君不能加以纠正,那么百姓对国君就会隔阂疏远,就像高举告示又叫他们止步不前的一样。所以,能有一套治理国家、治理百姓的办法,能够达到治官化民,那就是明君。翰墨书香00082023-07-27 18:45:23
0000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天之道?什么是天命?道德经第九章便是天之道
什么是道?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天之道?什么是天命?道德经第九章的核心思想便是天之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道德经第九章原文,本章主要论述了什么是天之道。其实,道就是天道,也是天之道,也是天命,它们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其实质都是一回事。《道德经》开篇就已经说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紫网2023-10-14 12:25:010000庄子内篇《大宗师——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七、八、九)
庄子内篇《大宗师——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七、八、九)七【原文】意而子见许由①。许由曰:“尧何以资汝②?”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③’。”许由曰:“而奚来为轵④?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⑤,而劓汝以是非矣⑥,汝将何以游夫遥荡姿睢转徙之塗乎⑦?”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⑧。”许由曰:“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⑨。”0000万般自在——【轻煮●细品●生命】【16】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万般自在】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此佛家之著名对联。大意是言,自我之存在,须靠存在之自我来观察,唯有存在之自我,方能观察自我之存在;生命之本真,须在好像看又好像没看之时,方能看得到,唯有超越了看与不看,进入了似看非看非不看之无我境界,方能看清生命之本真状态。新用户97560OBk2023-08-06 17:01: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