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三)

《老子》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如果领导阶层不人为地标榜贤才,老百姓就不会因为想成为贤才而去争名夺利;不把难得的物品当成贵重之物,百姓就不会去偷盗;不炫耀那些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欲望的东西,百姓纯朴的内心就不会被扰乱。
所以,圣人在治理天下时,既要简化百姓的思想,还要让他们吃饱肚子,既要设法削弱他们的欲望,又要尽量增强他们的体质。永远使百姓没有奸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使那些少数自以为聪明的人不敢妄自行动,像这样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秋雨堂浅见:
这一章谈治国治民之道,其核心理念是“无为而治”。
历史上著名的“无为而治”的例子有两个。
汉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参,上任之后,不追求政绩,不启动大型工程,不增加国库储备,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不修改原有法令,仍旧执行前任丞相萧何制定的法律法规,让经过多年战乱的老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使国家的政治统治也得到了加强,留下了一段“萧规曹随”的佳话。
唐太宗李世民定国以后,认老子为其先祖,推崇道家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治国方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这些都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治理国家取得成功的实例。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力发展农业,以粮为纲,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也是老子“实其腹”“强其骨”思想的体现。
前些年,电视上许多“寻宝”“鉴宝”节目盛行,把文玩古董的价格推到了令人吃惊的高位,许多与文物有关的犯罪活动大量增加,挖盗古墓,偷盗贩卖文物的案件很多。以古玩文物行贿受贿的犯罪也大大增加。近几年这类节目少了,古玩市场价格也大大回落,这类犯罪也大为减少。这也印证了老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的观念。
2022.10.18.

《庄农日用杂字》解读(十二)
杂字原文:裤袜俱绵厚,大鞋底用毡,羊皮暖帽子,哪怕大雪天。闲在家里坐,小袄套布衫;袍子套大袄,绉子靴卷尖;观音兜一个,蒙头并护肩。有这几件子,冷点不相干。释义:毡(zhān):用动物毛(主要是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等)经湿、热、挤压等物理作用制成片状的无纺织物,具有回弹、吸震、保暖等性能,可做防寒用品。早在周代已有制毡技术和使用毡的记载。紫网2023-10-14 11:35:520000謝久勝丨蔣維喬與《吕氏春秋彙校》
説明:本文係“中國早期經典文本的形成、流變及其學術體系建構研究”(項目編號21&ZD252)階段性成果,原載於《中外論壇》2023年第2期,此爲作者底稿,引用請據该刊。蔣維喬與《吕氏春秋彙校》謝久勝书目文献2024-02-15 17:07:24
0000天地为师,顶天立地——【闲敲棋子慢品茶】(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之名句。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于宇宙间“大道”运行;“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新用户97560OBk2024-02-11 08:07:33
0000《道德经》第二章提示了世界的真相就是叠加态、纠缠态。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经典。早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为统一思想,便开始焚书化字,其中《道德经》就是为数很少的留传下来的经典。这本经里包罗万象,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现代科学不太喜欢承认古人留给我们的典籍,将其中很多东西列为伪、玄,笼统地称之为“迷信”。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证实了古人的智慧真实不虚,且高不可攀。知本学社2023-08-09 10:19: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