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十)

《老子》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而为一,能不分离吗?
聚结精气以至于柔和温顺,能达到婴儿身体般的柔软状态吗?
清除欲望杂念而深入观察自己的心灵,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感受过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之后,内心还能保持那份原始的柔顺和平静吗?
心地清纯,光明磊落,能不用心机吗?
秋雨堂浅见:
本章承第八、第九两章,进一步阐述修身之道。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老子也是在用同样的句式,一连提出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让人反观自身。
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养性、治国等方面的内容。
老子提倡人的精神和肉体应高度统一,不要让精神成为肉体的奴隶,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那就是清心寡欲,身心合一。陶渊明身入官场后,深感身不由己,十分后悔,在《归去来兮辞》里慨叹道:“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最终回归田园,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
老子认为,修身养性的最高临界,就是性情柔顺如同婴儿的身体。这和儒家提倡的“五德”温良恭俭让不谋而合。性情急躁粗暴,非君子之行状,也不利于修身养性。
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形形色色的人、事、物都会映照其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诱惑,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被什么欲望和杂念所玷污,使心灵有了瑕疵?
爱民治国,要按“无为而治”的规律办事,苛政繁政都会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使国家陷于动乱以至于灭亡。秦朝和隋朝的灭亡就是实例。
修身养性就是在喧嚣的尘世间保持内心的平静,面对各式各样的诱惑不为所动,不以智巧心机谋事待人,心地纯洁,胸襟磊落。
人的一生其实是充满选择的一生,人生的结果就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选择了欲望你就劳碌,选择了“无为”你就清净。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道”的规律,这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方向和幸福指数。
2022.10.24.

《孟子》名言10句,一股浩然之气,令人激情澎湃!
《孟子》,四书五经之一,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是记录孟子思想和治国策略的一部典籍。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一、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下》点评:人生在世,要懂得安守本分,不要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贪图那些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如此而已。二、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28 13:37:54
0000重塑战国智慧,揭秘战国军事典籍中的瑰宝 | 白话《吴子兵法》全文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吴起穿着儒者的衣服,带着用兵的计策来见魏文侯。文侯说:“我不喜军事。”新用户389228162023-08-09 10:45:56
0000道德经里隐藏的惊天秘密,2000年无人发现,原来是被我们忽略了
说到道德经,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就像一盏璀璨的明灯,在中华文明长河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今,海外学者们早就将其翻译探讨,并从中汲取养分指引生活。但是我们中国人反而很多都未曾好好理解这个国粹。道德经中蕴含的智慧观点数不胜数,但是核心的概念就在“无为”二字。听“无为”二字,你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一定是托着腮帮子睡大觉的懒人形象。但是,你猜错了!道德经中的“无为”可不是懒癌晚期。紫网2023-10-15 11:27:39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60)
《老子》第六十章治国烹鲜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临,治理)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译文:治理一个庞大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频繁翻动,翻动多了就容易碎掉。秋雨堂2023-07-30 11:42: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