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二十二)

《老子》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草木在大风中能够弯曲才得以保全,弯曲的木材能经受住反方向折压才能伸直。低洼的池塘才容易蓄满水,物件破旧不堪就会被更新,欲望越少得到的快乐就越多,欲望太多就会使自己心乱神迷。
所以,圣人都会坚守大道而成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现,才显得明智;不自以为是,才能彰显出才智;不自我夸耀,功劳才会被铭记,不骄傲自满,声誉才能长存。
只有自甘淡泊不与人争,天下才没有谁能与你竞争。古人所说“能够弯曲才能够保全”的话,难道是虚言妄语吗?这可是实实在在道理呀!

秋雨堂浅见:
在本章中,老子论述的重点在于“不争”。
在老子看来,不争符合“道”的本质,炫耀、贪婪、争强好胜之人违反了道,所以注定会落得不幸的下场。
老子在开篇说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尽管说的是六种不同的事物,但它们反映了一个共同道理,那就是“委曲求全”。
这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一种谦逊的生活态度。委曲求全实能免祸全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寻求自保的大智慧。
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本章则再次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老子用“曲与全,枉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少与得,多与惑”来阐述道顺其自然的理论。
老子的委曲求全之道,在为人处世上能释放出巨大能量。他告诉我们:做人过于清高,必然招人嫉妒打击;为人过于强势霸道,必然树敌过多而不能长久;待人过于严苛必然被人孤立。而保持低调,委曲求全,不但能够避害,还能趋利。这才是高明者的选择。
不自夸,也不损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赞扬、拥护和爱戴。如果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也许刚开始别人还能容忍,可是炫耀的次数多了,就会导致别人的厌倦,不但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和称赞,反而会招来讽刺和挖苦,这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委曲求全是聪明的处事方略,这是解悟大道之人的不俗行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德”,也只有这样的人,心境不但平静,而且人生还会释放出更大的光华,一旦达到这样的境界,就真的是和大道融为了一体。
争名夺利是人类的恶习,必须以道破除。老子提出的“曲则全”,是消弭争斗的一条坦途。水是能“曲”的典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不与器争,随方就圆,能屈能伸,水不居高位,甘向低处流去。所以老子曰“上善若水”。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这是老子的修身四德,
世人总是以显露自己为要务,喜欢显示自己的存在感。有道者正好相反。普通人以别人的赞美为荣,有道者修无誉之德,所以庄子说“至誉无誉”。
只有克服了自以为是、自我炫耀、自满自大等不智的思想行为,才能做到“不争”,才能心静身宁,得大自在。
一 禅宗弟子总是问“道在哪里?”禅师白天指着天空问:“你看见星星了吗?”弟子说:“没有。”禅师问:“为什么?”弟子答:“因为天空有个太阳。”禅师说:“你就是那个太阳。”
弟子心中有个太阳般大的“我”,一切都遮蔽了。当太阳隐没,黑夜来临,星星就呈现出来了。“不自见,故明”,把太阳般的大“我”空掉,真相才会呈现。心中有我看见是一个有限的世界,心中无我看见的是一个无限的宇宙。
在这个认识上佛道是相通的。
文/靳义堂
2022.11.4.

《资治通鉴》035:到底是领导的话重要,还是领导的战略意图重要?
01,曹咎失守成皋他接受的军事任务是守住成皋,等项羽回来,而不是和汉军作战。但曹咎中了对方的激将法,愠而致战,结果全军覆没。先不讲曹咎为什么会犯最低级的错误,想想看,如果你是领导,什么情况下才能避免手下人因为情绪被人利用,而导致失败,尤其是这种关乎战略全局性的战斗?我认为有2个方面参考:1,是严格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花言大帅2023-07-29 13:05:46
0000王诩-【抵巇第四----原文和译文】
作者:潘长宏2023年4月9日王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溱湖之恋2023-07-29 14:23:32
0000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人生在世,要有所敬畏,懂得慎独。何时候,都不应做有悖道德和原则的事。千落20232024-02-11 09:09:1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