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荀子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一称孙卿,赵人,战国晚期的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生卒年月不详,主要学术活动时期约为公元前二九八年至公元前二三八年间。

当时,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集中了各家各派的学者,是学术风气最盛的地方。苟子曾游学稷下,广泛接触了各主要学派的学说。他经过分析比较,认为其他各派学说都有所“蔽”(局限),只有孔子“仁,知且不蔽”。因此他全拳服膺于孔子的学说。他的著作多以孔子的言论和孔子学派所传习的《诗》、《书》中的话作为立论的依据,并对其他学派的主要论点作出总结性的批评。
在荀子的时代,周天子和一大批西周以来的旧贵族已彻底没落,一批新贵族不但位列诸侯,甚至管而称王。针对这种情况,荀子认为宣扬周礼已不合时宜,他把孔子的礼加以改造,从而把礼说成是人类社会生存所不可少的一种规律和制约。他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 之 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燕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在荀子看来,社会财富是有限的,而 人的欲望 是无穷的,如果听任人的欲望无限制地发展,社会 就要大乱。因此,就需要制定一个为社会安定所必要的办法来对人们加以限制和约束。就是按照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规定他们占有社会财富的不同份额,这就叫“礼”。那么,人们的社会地位又是怎样确定的呢?子认为,这是应该由人们的才能、修养、品德来确定的。而人们的才能、修养、品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来达到的。
他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塞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 以为尧、禹,可以为桀、,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虽王公上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这样,经过荀子的重新 解释,西周以来传统的礼成为新兴地主阶 级可以接受的东西了。

荀子为了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孟子相反,提出了“人性恶”的论点。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好利”是人之本性,“辞让”则是由于“圣人”看到人们争利带来恶果后提出纠正办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德性,不是人性本有的,而需经过努力才能获得的。根据人们努力情况的不同,才有“君子”、“小人”之分。君子、小人,就他们的本性来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君子经过努力能“化性起伪”罢了。
荀子强调人的主观努力作用,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积极有为的主张。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他批判了把天视为有意志的、能主宰社会和人们命运的说法,显示了无神论的倾向,为人们进一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提供了思想武器。

荀子的整个学术仍属于儒家体系。他 说:“王者 之 法。..·.·田野什一,关市讥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征,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 粟 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在“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这些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只能成为空谷足音。荀子曾游仕秦、赵、楚诸国,在秦国回答过秦昭王和应侯的询问,在赵孝成王前与临武君议过兵,但结果他的政见都未被时君世主所采纳。最后到了楚国,春申君黄歇任命他为兰陵令。后春申君死,荀子亦去职,以著书授徒终老于兰陵。他的学生有韩非、李斯等人,他们发展了荀子学说,从儒家学派转向法家学派。在西汉初年传授儒家经说的许多人中,不少人都与荀子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荀子在儒家学派的发展中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五然”,是心身愉悦健康的基本法则
一处人蔼然与人相处,诚恳谦和,襟怀宽广,坦然为人,使人有亲近之感。既听正言,又听逆语,否则会“失道寡助”,形影相吊,郁郁不欢,影响健康。二自处超然一人独处,要有“宁静致远”的境界,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在昼闲人寂时,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清静;于夜静天高日,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三得意淡然《道德经》五句话,治愈你所有的迷惘
《道德经》是古代先贤老子智慧的结晶,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许多人奉行的处世指南。老子所阐述的智慧,对世态人情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思索,能让你在为人处世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方法,助力你在事业和生活中,每天都有点滴进步、行稳致远。《道德经》中这5句经典的话,可谓醍醐灌顶,读懂之人豁然开朗、不再迷惘。0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紫网2023-10-15 08:13:170000《资治通鉴》235:荀彧是反对曹操进攻孙权才服毒的吗?或许并不是
今天是黄帝纪年四千七百二十年,癸卯兔年的大年初一,大家过年好大帅在此祝大家兔年吉祥,万事顺心,一切皆得所愿!学习内容:【原文华译】冬,十月,曹操东击孙权。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人臣匡扶国家,没有达到您今天这样的功勋的。而有今天这样大的功勋,没有能久处人臣之位的。明公对于德行赶不上古人,感到羞耻,想保守自己的名节,但是,处于大臣的地位,让人以大事来猜疑自己,也不能不考虑。”紫网2023-10-13 16:15:32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64)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消解、分散),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文:秋雨堂2023-07-30 12:05: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