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简明释义(中篇2.1—2.3)
中 篇 道德修养
2.1 不如守中(原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天地没有感情,对万物不讲什么仁慈,没有什么偏爱或偏憎,对谁都一视同仁,任万物自然生灭,视万物如草料编织的刍狗(一种廉价祭品),让它们各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自荣自枯;圣人也应当效法天地,对百姓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使他们各尽其才,自作自息。天和地之间,空空荡荡,就好象是一个大的风箱,虽然内部空虚,却隐含无限的能量,不会屈服于压力,愈是鼓动,鼓出的风就愈多,风力就愈大。人在处事的时候,要谨言慎语,掌握好分寸与时机,尤其不要把话说过头了。把话说绝了,就没有了退路,就容易失败。还不如什么也别说,保持内心的虚静,默守中空,静观其变,以便摸清事物的规律后,再做相应处置。
2.2 天长地久(原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惟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释义】天能长生,地能久存。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没有私情欲望,其运作不为己,无心自求长生,所以能够长生。圣人效法天地不求生而长生的自然之道,处事谦退无争,把自身置于人后,而自然被众人拥戴于先;使自身置之度外,舍己为人,不求自己身存,自然得到万民的敬仰与保护,所以身有所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这充分说明,只有无私,才能成就自身。
2.3 上善若水(原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释义】最完善的品格莫过于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不愿意停留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于“道”。其居处善于选择最卑下、最低凹的地方,无人与之相争,故无倾覆之患;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施恩于万物而不求报;利万物真实而无假;对万物一视同仁,公平而公正; 去污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能力非凡;春夏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而秋冬凝为霜雪,结为坚冰,覆盖大地,遮风御寒,保护生灵。 正因为水的所作所为皆出于自然,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与庄共舞——自古真人无所待【《逍遥游》5】
庄子走了,谁来拯救逍遥。【原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紫网2023-10-14 13:42:020000【古本難經闡注】一難
一難一難曰。十二經中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髒六腑死生吉兇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千古醒世奇文,句句戳心,读懂让你少走弯路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笔记集。该书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书中千古醒世奇文,句句戳心,读懂让你少走弯路。一、不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指人不必眷恋美好的家乡,受到恩惠多的地方就是家。二、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人有违背天意或天道的时候,但上天不会断绝人的活路。泰佳李2023-07-27 17:54: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