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212

老子《道德经》简明释义(上篇1.22—1.24)

段一凡段一凡2023-07-31 09:56:520

1.22 未兆易谋(原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释义】事物处于安静状态时容易把持;事情尚未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物品缺乏韧性时容易破碎;事物细小微弱时容易散失。所以,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早做准备;治理祸乱要在它还没出现之前就早做预防。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毫末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千里之远行,是从脚下开始一步步走出来的。 人们做事情,常常会在将要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是因其缺乏坚韧的毅力,不能始终如一而功亏一篑。如果一直到最后也能像在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所以,圣人追求别人所不愿追求的恬淡与清静而得道,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而免致灾祸;学习别人所不愿学习的自然无为之道而获得真知,返观与审视众人所犯过的错误而作为经验教训以免自己再犯。 如此,方能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去行事,而不敢有丝毫的造作和任性妄为。

1.23 知我者希(原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矣。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释义】我讲的这些道理本乎自然无为,至为简易,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什么人能真正理解,没有什么人能主动实行,其原因或是日用而不知,或是追求奇巧而偏离正道。我的言论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作为万物之宗的大道;而行事是有主宰的,这个主宰就是以符合大道为准则。正是由于人们对此不了解,所以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实在太少,能取法我言行的人就更加难得而宝贵了。由此可知,有道的圣人虽然外面穿着粗布衣服,看起来并不起眼,怀里却揣着美玉,不向外炫耀。

1.24 天网恢恢(原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释义】有勇气而莽撞逞强、铤而走险者,容易招致杀身之祸;有勇气而审时度势、以柔对刚者,则不作无谓牺牲而能保全性命。这两种勇的结果,或如后者而得利,或如前者而受害。天所喜恶的事情,谁了解其中的缘故?即使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争强好胜反而容易获胜;不用言语指使而万物生长收藏会顺时相应; 不用命令召唤而昼夜会自动往来、寒暑会自动交替;心地平坦自然不用苦思苦虑而一切会安排有序。自然规律就像一张恢弘浩大的网,看似宽疏但却将一切网罗于其中,而不会有所漏失。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