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三大本源能力:能想、能说、能做,你知道它对于人生的意义吗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一种能力、两种能力、三种能力……一万种能力。
走路是一种能力、说话是一种能力、用筷子也是一种能力;
写字是一种能力、画画是一种能力、写诗也是一种能力;
骑车是一种能力、开车是一种能力、开飞机也是一种能力。
人的一生可以有成千上万种能力。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圣人便是掌握和持有人类本源能力的人。
人类虽然可以拥有成千上万种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却都是从三大本源能力中衍生出来的。

人们只知道费时费力的去学习千万种能力,却不知道学习掌握三大本源能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掌握人类本源能力,便可以成为圣人。成功更是手到擒来。
你还在为如何走上成功的道路而发愁吗?
不妨来看一看人类的三大本源能力吧。明白它、持有它,一切都将豁然开朗。
在我们所熟知的千千万万种能力中,一定有一种或几种是人类的本源能力。确定它,然后再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它、提高它,是走向人生成功的关键。忽略它、丢失它,人们一生都将会处于迷茫、彷徨、碌碌无为之中。
那些成功的人、有所建树的人,是不是就是因为拥有人类的本源能力,才成功的呢?哪一种才是人类的本源能力呢?

那些失败的人、失意的人,是不是也是因为他们所拥有和坚持的能力,都是普通的能力,才失意的呢?
哪一种能力才是人类的本源能力呢?确定它,相信它,将拥有非凡的人生意义。
假如上帝是真实存在的,在他的眼中,人类都拥有哪些能力呢?
在上帝的眼中,人类跟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一头牛、一匹狼,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会很快化为尘土。
如果非要做一个区别呢?
人类与其他动物、与地球其他生命确实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人类拥有四肢,有双手,能够灵活的使用工具劳动。
二、人类拥有语言文字,可以准确、快捷的交流和传递信息。
三、人类拥有很强的学习、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人类能够强于动物的能力,也无非就是这些。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人类的三大本源能力就是:能想、能说、能做。
怎么验证它的正确性呢?
自古及今,人类有史可证的历史不过几千年。在这几千年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人才。他们基本上都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比如老子、孔子、耶稣、释迦牟尼,牛顿、爱因斯坦、瓦特等等。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第一大本源能力就是:能想。
思考、想象的能力几乎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能力。可惜能真正重视它的人不多。真正重视这一能力的人,或许都成为了成功者。

乌鸦、海豚或许也很聪明,却与人类伟大人物的思想相去甚远。
动物之间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许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吧。但是人类的语言不但可以准确、快速的交流与传递信息,还可以形成文字、上升为艺术。
社会上存在很多的艺人,都是靠语言方面的能力。比如:相声、小品、演员、歌手,戏曲,网红,主持人,播音员等等。他们可能并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其他什么出色的能力,就是凭借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依然可以安身立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拥有多么好的能力,最终都要落实到现实中:先是想到、然后说到、最后做到。
人类三大本源能力就是:能想、能说、能做。无论人类拥有多少种新奇的能力,这三种都是最本源的能力。他们共同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一个也不能丧失,或者是削弱。
虽然本文对于三大本源能力的论证,可能还不够充分,但这并不影响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教学、教育便是培养人思考、思想能力的最好办法。
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
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也是走不远的。
能想、能说、能做,人类的三大本源能力。持有它、发展它,不抛弃它,人生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这便是人生的方向,人生该努力的方向。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因为已经富裕的人,包括富二代、三代们,极为容易丢失人生应该努力的方向——能想、能说、能做。安逸、攀比、及时行乐却极易成为他们的人生方向与目标。
古代有很多黑暗的时代,它们禁锢人们的思想,剥夺人们的话语权,甚至人为的增加了人们生存的难度。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民族,走向衰落、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因为它们直接的摧残了人们“能想、能说、能做”的能力。这样的人群是无法诞生创造力的。
人类的未来,只能发扬这三种能力,而不能压抑甚至损毁这三种能力。因为它们是人类的三大本源能力。压抑它们是违反人性的。

作为个人也是一样。培养这三种能力,才能更的好迎接未来。
你还在压抑、禁锢孩子的思想吗?这是在毁坏“能想”这一能力的养成。
你还在忽略孩子的说话能力吗?这是对“能说”这一能力的漠视。
你还在宠溺孩子什么都不让他动手吗?这是对“能做”这一能力的摧残。
或许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被培养长大的。进入社会才会磕磕绊绊。
打着开发某一能力的旗号,却在压抑其他能力。
打着培养某一重要能力的旗号,却在摧残三大本源能力。
很多人可能还在做着这样的事,却不自知,这真是得不偿失。真可谓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白此理,便等于明白了万事万物的本质。
掌握与抱持此理,则等于抓住了万事万物的本质。
人类有三大本源能力:能想、能说、能做。
抓住它,便等于抓住了人生的一部分本质。
它也是培养孩子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庄子:聪明人,从不活在别人眼里
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自认学识渊博,听到时人常常夸赞老子的智慧,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到了老子的住处之后,却发现老子家里乱七八糟,像个老鼠洞一样。于是他愤愤然地说:“别人都说您是有超凡智慧的圣人,我慕名而来,却发现你跟老鼠差不多”。老子就像没听到一样,完全没有反应。士成绮只好走了。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昨天做得有些过分,于是来找老子道歉。儒风大家2023-07-28 17:25:34
0000学贵心悟——【轻煮●细品●生命】【14】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学贵心悟】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修行之深浅,反映在其文章风骨之中。选字用词、表达方式或语言组织,皆可透露出他的学养和性情;当一个人真正具备非凡的才识与德操,可以洞察世事和生命的真相,也就没有了难平之气。意气不生,则不忧不惧,不惊不怒,心平气和,自在自如。传对联为乾隆状元、诗人书画家石韫玉所作。新用户97560OBk2023-08-06 15:55:10
0000《老子释微》——第三十二章
《老子》RECOMMEND作者:老子推荐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01道常无名、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02译文道永远是无名,处于朴质状态的。虽然极其细微,天下却没有人能使它臣服。侯王若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宾服。紫网2023-10-14 12:13:590000《论语》10句名言,句句经典,受益终身!
《论语》这部儒家的经典,简直就是名言格句的天花板,其中的好多句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下面再从其中挑选十句名言,与大家一起学习。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点评:就做事方面来说,无论大小事情,如果目标不远大,考虑不周详,没有做好预防,就会遭遇不可预测的忧患。就做人方面来说,不但要做一个好人,还要学道,否则忧患就在眼前。二、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28 16:32:2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