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地隅》读记
杜甫五律《地隅》读记
(小河西)
地隅
江汉山重阻,风云地一隅。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
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平生心已折,行路日荒芜。
这首诗作年难考。诗中有“江汉”,但杜诗中“江汉”可能指汉水流域(荆州一带)也可能指古西汉水流域(如阆州一带)甚至可能指长江汉水流域(包括成都、夔州等巴蜀之地)。【例如:《枯棕》(杜甫):“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此江汉指蜀。】考虑“秦公子”、“楚大夫”二典,拟将此诗作为大历三年(768)出峡后作品。
地隅:地角。偏僻遥远之地。《临发崇让宅紫薇》(唐-李商隐):“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横溪驿感怀》(宋-范成大):“行遍天涯与地隅,筋骸那比十年初。”
故物:旧物;遗物。《古诗十九首》:“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玉华宫》(杜甫):“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典“感故物”。不忘旧人,旧物。详见《杜甫五古<水槛>读记》。《水槛》(杜甫):“人生感故物,慷慨有余悲。”
秦公子:东汉王粲。《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南朝宋-谢灵运):“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公安早发》(宋-师严):“去国秦公子,穷途阮步兵。”
楚大夫:屈原。因其曾为楚国三闾大夫,故称。《离骚序》(汉-王逸):“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祭屈原文》(南朝宋-颜延之):“敬祭故楚三闾大夫屈君之灵。”《杜陵秋思》(唐-罗隐):“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
心折:伤感到极点。《别赋》(梁-江淹):“使人意夺神骸,心折骨惊。”《秦州杂诗》(杜甫):“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冬至》(杜甫):“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大意:江汉大地山川重重阻隔,风云激荡漂泊天涯地隅。年年看不到故乡故人,到处都是穷途末路。俺像因战乱离开长安的秦公子,俺也像流离汨罗江畔悲伤凄凉的楚大夫。俺此生悲伤至极心欲碎,俺走的路一天比一天荒芜。
这首诗前二联写漂泊之事。漂泊之地:天涯地角,山川重阻。漂泊之因:风云激荡,战乱不止。漂泊之果:年年回不了故乡看不到故人,处处都是穷途末路。后二联写漂泊之情。像王粲因乱离客荆州,像屈原因遭贬悲汨罗。俺此生行路日益荒芜,俺此生伤心心欲碎。
杨时《冬晓》:冬日的清晨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因为,清晨不仅在时间上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且清晨独有的清新宁静的环境会让人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但冬日的清晨却给人不同的感觉。在一个冬日的清晨,宋代诗人杨时写下了《冬晓》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著瓦霜华冷,暝空晓雾均。气昏难见日,风过易生尘。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莫嫌寒尚薄,雨雪更愁人。墙头草说2024-02-01 15:09:17
0000王维看到牛羊归巷,农夫回家,写了一首诗
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是盛唐难得的一个全才诗人。他特别擅长山水田园诗,和孟浩然一起被人们称为王孟诗派。但是他在朝为官,政治上还是得益于宰相张九龄的提携和帮助。但是到了开元末期,李林甫担任宰相,排除异己,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被张九龄举荐提拔的王维失去了依靠,担惊受怕,思想压力很大,总是觉得没有归宿感。紫网2023-10-16 12:24:380000一首静心古诗,迢迢长夏,享受竹影清风,卧看青天行白云
文/绿窗花影迢迢长夏,漫漫三伏天,怎一个“热”字了得?最怕溽暑了,潮湿闷热的感觉,久久挥之不散,令人难熬。古人有良方,只需一味“静”。静能生凉,似有涓涓清泉,从心上流过,也就不觉夏日苦炎热。苏舜钦说,“静中情味世无双”。看来,他深谙此中情味。这期,我们来赏读他的一首《暑中杂咏》。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绿窗花影2023-08-06 15:06:38
0000岑参五律《送崔员外入奏因访故园》读记
岑参五律《送崔员外入奏因访故园》读记(小河西)送崔员外入奏因访故园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时岑参任职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幕,时成都尹为崔旰。入奏:入朝上奏。【《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杜甫):“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贤旨恩宜殊。”】崔员外:名不详。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