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辉真诠《阴符经》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紫网2023-10-14 11:29:461阅
《阴符经》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有书法作品。宋代,道教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在《悟真篇》中说:
阴符宝字逾三百,
道德灵文满五千;
古今上仙无限数,
尽于此中达真诠。
更是把《阴符经》提到了与《道德经》平齐、先于或高于的位置。这么一部真经凡夫俗子跃辉也试试注解一下: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观察,就是仔细察看。)天之道(就是天体的运行规律。)“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就是天体北斗七星在天上运行时对应地球上的一种有规律现象的显现。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德经》帛书版)春夏秋冬虽然叫道,但是,春夏秋冬不是永恒不变的道;春夏秋冬的名称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春夏秋冬这种周期规律在不同的宇宙、空间、理论、学说中各有不同的名称。比如:白天、夜晚,冷热,阴阳,涨跌,总之,一阴一阳谓之道。
执,天之行, 尽矣。
执,执行;
行,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十字路口;
天之行,就像天体运行的交通规则;
尽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拿着刷子在刷锅,表示饭已吃完,后来引申为终尽、完了、竭尽。
执,天之行,尽矣。执行天道的运行规则,就象是开车时执行交通规则;观察天道(春夏秋冬的循环规律),顺应执行天道四季循环的运行规则,就可以了,就完了,就这么简单。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人生,熬过了这三种“苦”,往后都是福!
苦难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必须经历的。越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那些越能吃苦的人,往往都过得不错。而且老祖宗告诉我们,吃苦一定要提前,先苦才能后甜。有的人说,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其实反过来说,也同样成立,一个人一生所吃得苦头也是有限的。反正是这么多苦,这么多福,那为什么不把苦提前去吃,把福留到后面去享呢?如果人人都能如此作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完美许多。下面这三种苦,一定要吃,熬过去了就是福。修善无上2023-07-30 08:41:52
0000今日换甲,是秋季的第一个废日,天地相对,雄甲大耗,有啥讲究?
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循环,一年一圈。春秋相对,冬夏相对,也就是金木相对,水火相对。春季木旺而金绝,夏季火旺则水绝,秋季金旺而木绝,冬季水旺则火绝。当两种力量相对之时,就会彼此争斗而消耗。因此春季的纯金日,夏季的纯水日,秋季的纯木日,冬季的纯火日,就为废日。也就是春季的庚申辛酉日,夏季的壬子癸亥日,秋季的甲寅乙卯日,冬季的丙午丁巳日,就是四季的废日,被称为正四废。紫网2023-10-14 17:49:200000修持隐仙派道功要读哪些典论?
有师友问:学生现在在家庭和工作生活上压力比较大,精力有限,还有别的师友带病修行,大家可以说是修持缘分浅薄,但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私下念想:如人到老迈,一入冥途,无有了期,不知又要那一劫能重登圣域。古贤云没有神仙不读书的,学生也想依上教之言,尽量的去学习。山高仁为峰仁峰2023-07-31 09:27:11
0000“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老祖宗的忠告,现实又心酸!
第一心理人们常说:“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这两地究竟是哪两地?两人又是哪两人?记住老祖宗的忠告,这些道理既现实又心酸,不去两地:第一处是充满诱惑的地方。在《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作者卡耐基写道:“这世界从不缺少贪婪成性、自私自利之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诱惑。我们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谢耳朵馆长2024-02-11 15:09:03
0000中元节到了,别忘了“3祭3做祈平安”,分别指的是什么?有啥讲究
道场普渡安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中元节到了,这个节日到底有什么意义?老人说:中元节要“祭3样,做3事”,分别指的是什么?中元节的意义从中元节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是道家的一种说法。有中元节,就有上元节和下元节,被称为三元节。书云: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其中天地水三元之气,就是三元节的来源。紫网2023-10-15 12:26: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