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下篇(一)
《阴符经》上中两篇主要以讲原理为要,而下篇以功法为主,故下篇为强兵战胜术,强兵战胜者,炼精之术,修纯阳之道,炼五行精气,采其金丹之功,以道降魔,以气为兵,正心君而清静无为。强者,先天乾体之谓。《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战者,交媾之谓,兵者,龙虎之用。故除邪治欲为强兵,对境忘情为战胜。
《道德经》曰:“益生曰祥,心使炁曰强”。
经曰:“圣人将修行喻兵法,可以治乱,直指一心喻夫争胜,心不动则百邪无所入,性浊则气乱生路远矣。心静则道生,神仙自来”。
李冲曰:“强兵者,大道天师,万化之主,降魔剑气。若达此道,贪嗔痴毒,六贼无明,神鬼不祥,妖伪阴魔一齐溃散,独见至尊。是太古玄道谓之强兵。古圣之立法要降魔治乱,教化天下清静,岂是锐武强兵,乱役生灵,杀害性命,招冤引业,祸累子孙为强兵战胜者也?”
瞽者善听
瞽者善听者,藏神于耳,洗耳之功,调息之门,断淫之法。神能入耳,功景中目之所见都难以影响心境,故能对境忘心。经曰:“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 肝开窍于目,肝属木主动,目动而生明,人之神白天寄居于目,晚上藏于肝,所以目之所及而能引出人之欲望,到了夜晚则会生出各种梦境,若肝火上炎,梦境则不安。修真之人,欲求清静,必修洗耳之法,不修洗耳之功水源难辨清浊,洗耳才能断其淫根。因肾属水主静,其窍开于耳,故肾耳相通,精由肾漏即是从耳漏,欲调息则须喝音入 耳,若神气皆能入耳,则耳门为风门。所谓入耳方成道,返还乾体初步白天元神住于肾中,晚上藏于耳。待工夫更进一步。调息功夫更加精纯,心息调和,神气相抱时,元神日夜皆藏于耳,故谓道成,气由耳出,方为仙也。所以西游记中孙悟空将金箍棒放于耳中,即此工夫。
《一贯天机直讲》曰:“初做工时,应由喝音入耳入手。观世音菩萨得道,非由观心,实以观音而得道。不特观世音,即诸佛亦多以此而得。故文殊菩萨曰:“匪为观世音,我亦从兹证。””
聋者善视。
聋者善视者,运气于目,聚气之法。善视者,久视(内视)也,观也,此为觉悟之窍,火候之把持,机关之主宰。双目为天机发动时火候能否把握的关键,无论是得药,采药,炼药,结丹,脱胎,出神等等,皆是双目的运用,故观天机,执天行,皆双目之作用。它们犹如指挥家手中指挥棒,电脑的鼠标,汽车的方向盘,炒菜的锅铲,吃饭的筷子。不知运用双目,则修炼寸步难行,杀机至也不知采取,火候不知把握。因为目为心之缘,目动则心动,目明心则明,目住则心住,古德云:“心是枢机,目为盗贼,欲摄其心,先摄其目。”所以心息相依,长生久视,全在双目之妙用。
张三丰曰:“可知欲炼道者,须先炼目,炼目乃能聚气,炼目并可收心,所谓『机在目』者是也。识得此机,便是真机;识得此机,便知息机;识得此机,便入妙机。悟如是,真如是也,请以告天下之悟真者。”
故聋者瞽者皆指外,善视善听皆指内。耳目互藏其引,故耳目配合,太上老君曰:“欲使守道,空虚其心,关闭其耳目,不复有所念,若有所念思想者,不能得自然之道也。”故而关闭外在的干扰,才能返之于内,能返于则水清而木旺,耳聪而目明,善视而善听。因此下手工夫须明耳目之理,知耳目之作用,通洗耳炼目之法。惟此才能清静无为,专心一意。
与庄共舞——用我空明去是非【《齐物论》4】
空明之心,去我是非。【原典】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紫网2023-10-14 15:49:400000千古奇文《心安经》,成大事者,心安理得
儒者言仁,仁者心安。心存仁爱,则和气自生。释者言空,空心无碍。心无挂碍,则烦恼自消。道者言自然,自然之心,无为而治。心随自然,则清静自在。吾人处世,当修内心。心若安泰,则万事皆宁。无论顺逆之境,皆能泰然处之。心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即是人间净土。愿诸君子,修得此心。心安则身安,身安则家安,家安则国安,国安则天下安。翻译:dawn的图书馆2024-02-21 13:07:07
0000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制定出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这些指南旨在帮助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以下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的主要内容: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实践为检验,不断推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0000解读《增删卜易》|何故有五色之光123
123:辰月丙辰日(旬空:子丑)占地下忽然起五色之光,疑有古窖,得睽之蛊青龙父母巳火′玄武妻财子水兄弟未土″白虎子孙酉金○世兄弟戌土螣蛇兄弟丑土×子孙酉金勾陈官鬼卯木′朱雀父母巳火○应兄弟丑土原断:断曰:财伏而空,全无影响。伊曰:既是无财,何故有五色之光?余曰:乃妖气也。彼时人人望财,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