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孺悲欲见孔子(17-20)

孺悲不经人介绍而擅自来见孔子,不合于“士相见礼”,故孔子以生病为由拒绝接见。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注释】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习士丧礼。辞以疾:以有病作借口推辞。将命者:传话的人。【译文】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出门后,孔子取出瑟来弹唱歌曲,让孺悲听见。孺悲相传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当时“欲见孔子”,孔子推辞说有病,不跟他见面。传话的人刚刚出去,可能还没来得及告诉孺悲孔子因病不能相见,孔子就“取瑟而歌”“使之闻之”,一定要让孺悲听到歌声,明白自己根本就没有生病。孔子这一举动让人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不见孺悲?为什么找借口不见却又故意让他知道自己是不愿意见他?有古注说,因为孺悲是初次来见。按照古时礼节,弟子拜师,第一次必须经人介绍并陪同前来拜师,以后就不需要再经介绍,弟子可以直接前来。如果没人介绍而自己找来,则是失礼。孺悲没有经人介绍贸然前来拜见,就是失礼,所以孔子不见他。孺悲不知礼数,孔子以生病为借口不见,而又让孺悲知道自己没有病,实际上是以此教育他要知礼守礼。见是教育,不见也是教育。不见而能行教育之实,并让受教育者留下深刻印象,扣好人生之“礼”的第一粒扣子。这正是孔子高超的教学技巧所在,也是良苦用心所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轻轻松松读《老子》(47)
老子》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窗户),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译文:不用出门,就能够知晓天下的世事;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一个人走得越远,他所知道的事情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用出行就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看就能明白“天道”,不刻意去做也能够有所成就。秋雨堂浅见:秋雨堂2023-07-30 10:46:47
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43)
《老子》第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左右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可以穿透致密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无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能有比得上的。秋雨堂浅见:本章重点谈论“无为”的益处。“无为”是贯穿《老子》全书的一条主线。秋雨堂2023-07-30 10:23:1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