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40)-【异兽毕方】
中国网络作家:潘长宏
2023年11月27日
《黄帝内经》、《山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全书 18 篇,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山海经》全书 18 篇,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山海经》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最神秘的书籍之一,其中记载了许多极具神秘色彩奇异怪兽。至今为止《山海经》仍是一部千古未解之谜,其中的太多故事虽然十分离奇,却可以在许多神话中找到蛛丝马迹,以至于也没人敢否定它的存在。这里向各位分享三海经中的图谱------异兽毕方。

【原文】《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译文】在《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再往西二百八十里,有一座日章莪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美玉和青绿色的玉石。山里的东西十分怪异。山中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红色的豹,长着五条尾巴、一只角,叫声像是敲击石头发出的响声,它的名字叫做狰。山中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鹤,只有一只脚,青色的羽毛之上有红色的斑纹,长着白色的嘴巴,这种鸟名叫毕方,它鸣叫起来就好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大片的野火。
【释义】毕方这种神秘的鸟类在古代文化中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它被认为是炎帝的坐骑,象征着权力和尊荣。同时,也被认为是风水的象征,出现时可引发土地居民的恐慌。除了其外观和传说,毕方还与讹火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山海经》的记载,毕方一旦出现,就会引起所在城邑的讹火,给民众带来不幸和伤害。因此,人们也常将毕方作为火灾的预兆,并在其出现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总毕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话鸟类,其形象神秘而独特,引人入胜。虽然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其存在,但其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特殊的叫声,仍然让人们对它充满了兴趣和探究。

毕方的形象独特,其名字的由来也有着有趣的传说。据传,毕方的名字来源于一位古代的木匠大师,名叫“毕”。这位木匠非常聪明,能够不用图纸就建造出精美的房屋。但有一天,他因为自己的傲慢而受到了惩罚,被皇帝砍下了一只手臂。然而,这只被砍下的手臂后来变成了一只蓝色的神鸟,即毕方。因此,毕方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代表着分离、孤独和惩罚。
古典文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良言录(281-300)
收集人:潘长宏2023年9月18日朋友们,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下了好多的古人说的话语,有的都是人生的经典之语,我把这些话语原文与译,与朋友进行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谢谢。28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溱湖之恋2024-02-06 15:07:49
0000或忙或闲,全由心定——【闲敲棋子慢品茶】(3)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语自唐代王维之《鸟鸣涧》。此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何呢?由于“山静”,故而人静;人静缘于心静,因而可觉察到桂花之坠落。花落、月出、鸟鸣,此等动景,却是反衬了春山之幽静。鸟鸣涧,乃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生活就像一片湖,表面平静,可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波涛汹涌。”引自《摆渡人》,这也许是生活之一种真实写照。新用户97560OBk2024-02-11 10:05:46
0000渊海子平-基础11《论性情》翻译详解大白话在线阅读
11,《论性情》原文:性情者,乃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所发,仁义礼智信之所布,父精母血而成形;皆金木水火土之关系也。译:人的性格脾气,是根据喜怒哀乐而表现出来,仁义礼智信由父母遗传而来,这些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系原文:且如木曰曲直,味酸,主仁。恻隐之心、慈祥恺悌、济物利民、恤孤念寡、恬静清高、人物清秀、体长、面色青白,故云:“木盛多仁”。太过则折,执物性偏;不及少仁、心生妒意。人生之道:正己与正人——正人先要正己,己正而人自正
HNYZL2024-02-24 12:06:1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