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般若应化非身分——《金刚经》悟读【第32品】
一念清净处,自有莲花开。【原典】“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悟读】新用户97560OBk2023-07-30 14:23:47
0000心理漫谈《道德经》第81章:大道至简,道即天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紫网2023-10-14 18:00:240000改变命运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你有怎样的习惯,就有怎样的命运。有人说:“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往往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具体的习惯。”确实,道理只是他人对生命的感悟,而习惯却是自己最真实的践行。一个人常用的思维,常说的话语,常见的情绪,就基本构成了他的生命轨迹。所以说,你有怎样的习惯,就有怎样的命运,改变命运,就要从改变习惯开始。改变思维习惯,正向思考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人生过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积极的思维方式。”雅轩书屋图书馆2023-08-08 12:54:11
0001读《论语》这几句话,给疲惫的生活一点力量
一切终将黯淡,只有你才是光芒。这是郦波先生解读王阳明心学的体会。意思就是说,在茫茫人世间,人生必得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找到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诗意表达,在《论语》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达。先贤圣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因“世道变坏”而让自己随波逐流,纵然时光越过千年,依旧能激起人们的感同身受。0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布衣粗食682023-07-28 13:31:4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