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592

什么是修行?很多人可能理解错了!

一声佛号一声心一声佛号一声心2024-02-23 14:07:100

修行,其实并不神秘,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在一般人看来,总觉得那些藏在深山老林、道观寺庙里的人,才是修行人。其实不是,修行不拘于任何形式,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

“修行”的定义很简单,“修”,就是修正;“行”,就是我们错误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当我们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那就是开悟。悟后起修,就是“修行”。

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不重形式。不重形式,并不是说形式没用,而是说形式不是最主要的,形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真正改过自新,把自己的心念言行改正过来。

贪嗔痴是三毒烦恼,分别、执着越严重,贪嗔痴烦恼就越重。所以刚开始修行的人,就是要让自己的分别 、执着心不要太严重,不要有贪嗔痴。当然,要想完全做到没有贪嗔痴,刚开始是不太可能的,只要越来越少,贪爱心和嗔恚心一年比一年轻、淡,那就已经不错了,无论学习还是修行,也都是要循序渐进的。

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为什么我们的人生总是会感受到很多的烦恼和痛苦,就是我们的执着和分别太严重了,这是导致我们贪爱和嗔恨的根源。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逐渐除掉这两个习气,执着和分别的心越来越淡,证明我们修对了。

什么执着和分别?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必须要怎么样”、“一定要怎么样”。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不然对不起父母;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多赚钱,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等等这些,看起来好像是很积极的,其实也是一种执着和分别。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我们考不上名牌大学,赚不了太多钱,不能出人头地,有时候也未必就是坏事。人家那些没上过大学的,没赚太多钱的,没有出人头地,过得未必就不好;而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赚了很多钱的,功成名就的,未必过得多么幸福。这就是分别、执着心太重,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一旦不能实现预期,就会受不了,可能就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话说回来,修行并不玄妙,只是让我们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我们人本来就属于大自然的一分子,只有顺其自然,人生才能自在洒脱,过上圆满幸福的生活。所以说形式不重要,重要是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修正了没有,只有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真正走向圆满洒脱的人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