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心灵之澡浴》,困了累了,就给“心灵”洗洗澡
给心灵洗洗澡,此言虽近白话,然其义深远。盖人心如镜,易为尘埃所蒙,须时时拂拭,方能保持清明。此非外物所能代劳,唯赖内心之自觉与修为。
澡身而浴德,古之贤人已有明训。澡身者,洁其外也;浴德者,清其内也。内外兼修,方能达到身心俱净之境界。心灵之澡浴,非水所能洗,乃是以善念、正念为洗涤剂,涤除心中之恶念、邪念。
人心本自清净,无染无著。然受世俗之熏染,名利之诱惑,渐失本心,为物所役。故须时时反观内照,扫除心中之尘埃,恢复本有之光明。此光明即智慧之光,能照破无明黑暗,指引我们走向正道。
给心灵洗洗澡,实乃修身养性之要务。愿诸君皆能重视内心之修为,保持心灵之清净无染。则人生之路虽曲折崎岖,亦能坦然面对,无惧无畏。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天人合一具有客观实在性
天人合一既不是哲学,也不是理论,更不是幻想,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天道,“人”就是指人道。天道是基础,人道是在进化过程,顺应天道的必然;天人合一属于生命顺应自然的法则,不但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可以验证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地道”则是在天人合一过程存在的必然联系,也属于人们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的联系。把握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论工具就是《阴阳系统论》。轻轻松松读《老子》(66)
《老子》第66章圣人善处下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集之地,是由于它们善于居于低下的位置,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首。秋雨堂2023-07-30 12:47:41
0000《中庸》10句名言,至精至微,受益终生!
《中庸》,儒家四书五经之一,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说著,乃“孔门传授心法”,至精至微,本是《礼记》中的篇目,到了宋朝,朱熹将其单独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四书”。一、天命之谓性点评:一切宇宙万物,在其自然而然,没有经过任何人为造作的状态,就是天命。一切万物本自具足的,本来就有的,上天赋予的,就是“本性”,也可以称为“天性”、“自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中的那个“性”。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29 15:24:3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