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子何莫学夫诗(17-9)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习《诗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注释】小子:指弟子们。兴:激发情感的意思。观:观察、洞悉世间百态即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怨:讽刺、讽谏。迩(ěr):近。【译文】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诗》?《诗》可以激发情感,可以观察世态,可以促进团结,可以学得讽谏的方法。近可以明白如何侍奉父母,远可以明白如何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论语·为政》里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季氏》里说,“不学《诗》,无以言。”本章孔子又一次概括了《诗经》的重要价值,阐明学习《诗经》的重要意义。《毛诗序》称《诗经》有风、雅、颂、赋、比、兴“六义”。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体裁。“风”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又分大雅、小雅;“颂”是当时统治者进行祭祀时的乐歌,多为赞颂之辞。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即铺陈,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不加修饰;“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即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借助其他事情表达自己的心声。“诗可以兴。”兴即通过眼前事物引发联想,使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变得更容易理解。《诗经》的创作都是有感而发,每一个字都饱含感情。学习《诗经》,就能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因而影响人们的心志,感召激发确立人生志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诗可以观。”观即“观风俗之得失”。《诗经》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必然是对所在时代的真实反应。学习《诗经》,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古证今,提高现实观察力,提高洞察人情世态、分辨是非的鉴别力。“诗可以群。”群即是使人们聚集。《诗经》有不少篇章号召人们团结一致抵御外敌,具有团结民众的作用。学习《诗经》,可以有效增强向心力,促进团结奋斗,推动实现社会和谐。“诗可以怨”。怨即是不满。《诗经》有不少篇章对当时社会、政治以及统治者表达不满,也有少数篇章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学习《诗经》,可以学会表达不满的方式,特别是对统治者讽谏之意的巧妙有效表达。从人伦上看,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肩负着社会责任。忠孝是立身之本,是一切品德的基础。在家则孝,在外则忠,各安其位,才能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诗经》还收集有各种各样的知识,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方便。所以,孔子特别提倡学习《诗经》,以帮助提升德行、提升智慧、提升学问,也提升知识。

欣赏-唐-李翰---【蒙求--89】
作者:潘长宏2023年8月18日李翰《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从思想内容上看,自然难免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意识的东西,但跟其他许多蒙书比较,李氏《蒙求》还是属于取材较好、境界较广的一种。紫网2023-10-15 08:55:070000文言文:《古文观止》全文合集(222篇):目录 原文 翻译,古诗文《论语》《孟子》《庄子》目录大全 原文 翻译 注释
👇点蓝色字标题即可阅读卷一001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002左丘明《周郑交质》003左丘明《石碏谏宠州吁》004左丘明《臧僖伯谏观鱼》005左丘明《郑庄公戒饬守臣》006左丘明《臧哀伯谏纳郜鼎》007左丘明《季梁谏追楚师》008左丘明《曹刿论战》009左丘明《齐桓公伐楚盟屈完》010左丘明《宫之奇谏假道》011左丘明《齐桓下拜受胙》012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三章:大道至简,道即吾身,宠辱不惊,身为天下
紫网2023-10-14 11:00:38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十九)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译文:秋雨堂2023-07-30 08:05:19
0000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说:“大丈夫之过也,犹庖丁之于牛羊也。庖丁牵羊,顺其所势,至于宰牛,刀刃见骨,荣辱忘形,醉于其中,而忘其将人视为畜牲。是其大者也。夫子故曰:'吾未见刚者。’”yizhewen2023-07-28 16:43:3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