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古今说名物古今说·(1)朋友(2)宾客
1.朋与友
古义
①朋:《易·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疏》同门曰朋。《周礼·地官·大司徒》联朋友。《注》同师曰朋。
②友:《说文》同志为友。《礼·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又善于兄弟为友。《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又凡气类合同者皆曰友。《司马光·潜虚》丑,友也。天地相友,万汇以生。日月相友,羣伦以明。风雨相友,艹木以荣。君子相友,道德以成。
同学为朋,同志为友。
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1·1》)
上文句中的“朋”不能换为“友”。因为所指是出同师之门者;或求取同一学问者。
“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
上文中的第一个“友”是名词,第二个“友”活用为动词:交友。这两个“友”字都不能换成“朋”字。
今义:
朋友:并列关系的合成词。
①彼此有交情的人。
②指恋爱的对象。
[注] 醜:①形象不好看(与“美”相对):面目丑陋。②让人厌恶或看不起的:~态,~闻。③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出~。
注意:简化为“丑”(地支第二位的)。
2.宾与客
贵者为宾,卑者为客。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
“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周礼·秋官司寇第五·衔枚氏·司仪》)。
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
又,于庄重场合,表尊重时,则多称“宾”不称“客”;于一般场合,则称“客”不称“宾”。如:
“欢迎各位来宾。”不能说成“欢迎各位来客。”
“不速之客”不能说成“不速之宾”。
又如: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轻轻松松读《老子》(33)
《老子》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译文: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人。能够战胜对手的人是有实力的人,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顽强坚持、努力行动的人才是有志向的人。不失“道”这个根本,依道而行,才能长久。秋雨堂2023-07-30 09:10:44
0000与庄共舞——神人有功而忘功【《逍遥游》6】
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原典】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紫网2023-10-14 14:09:210000《放下心中的尺子》④《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人间世,就是人世间,它写人在世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写人的无奈,写沉重的肉身。《逍遥游》是灵魂飞起来了,《人间世》是脚落到地上了。——林光华《放下心中的尺子》《放下心中的尺子》——④《庄子·人间世》相关文章:《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齐物论》:到底什么是齐物?《庄子·养生主》:庖丁的刀和刀郎的刀《梁东说庄子·人间世》1从无为到处世三个石头读书2024-02-01 15:09: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