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27)
《老子》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言语上留下任何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善于闭守的人,没有门闩别人也无法把它打开;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
所以有道之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因而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在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物。这叫作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尊重善人的指导,不珍惜不善人的借鉴作用,即使自以为绝顶聪明,其实也是大糊涂。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秋雨堂浅见:
本章借“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五者来阐述有道的圣人待人接物无为自然、潜移默化的特征。
有道的圣人,在处事接物、言行举止上,因时顺理,自然而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是谓“善行”。
有道的圣人,因明了事物的自然之理,不固执己见,言而无失,是谓之“善言”。
以道待人者,众人必效力而不计回报;以道观物者,万物皆了然于胸,何用计算?是谓“善计”。
以道治国,人皆尚德,则“路不拾遺,夜不闭户”。民安国富,外敌不侵,孟子曰:“固国不以山豁之险”,此谓“善闭”。
与人以道相交,以德相待,情同母子,不可分离,此谓之“善结”。
本章旨在讲一个“善”字,即完美。真正的善就是顺道而行。因此对有道之人来说,天下没有无用之人,如孟尝君供养鸡鸣狗盗之徒;也没有可弃之物,如当今的废品回收二次利用等等。
所谓“善人”,即能够认识大道并能遵循大道行事的人;“不善人”即不能顺从大道行事的人。圣人以善者为师,以不善者为鉴,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而是劝勉他,引导他,使其回归正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救”。
世人看到世间有人行善,有人作恶,就把善人和不善人严格区分,恨不得把不善人驱逐出这个世界,老子对此表示理解,但他提倡不必把不善人驱逐出这个世界,而应以善人为师,以不善人为鉴,就地转化,这才是“善行”。
能够把不善人转化为善人,把善人进一步提升为全德之人,这不是妙中之妙吗?
文/靳义堂
2022.11.11.

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42)-【异兽胜遇】
中国网络作家:潘长宏2023年12月14日《黄帝内经》、《山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溱湖之恋2024-02-18 17:16:19
0000名物古今说名物古今说·(1)朋友(2)宾客
1.朋与友古义①朋:《易·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疏》同门曰朋。《周礼·地官·大司徒》联朋友。《注》同师曰朋。古典文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良言录(341-360)
收集人:潘长宏2023年9月28日朋友们,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下了好多的古人说的话语,有的都是人生的经典之语,我把这些话语原文与译,与朋友进行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谢谢。341·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译文]鸟儿嘤嘤在叫,想找到同类相和。看那天小鸟都寻找自己的朋友,何况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呢?34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紫网2023-10-15 10:35:350000鬼谷子,被后世冤枉的帝王师以及权谋家!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鬼谷子·揣》读书心得:1、释义:所以说,那些处理和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应当审查形势,掌握信息;而那些游说人主的则应当注重全面、详尽的揣度人主的意图和欲望,了解人主的心性品行。可以说,国家大政方针的筹划也罢,人主真实意图的探测也罢,都是出于这种揣情术。小单老师2024-02-07 11:06:30
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九)
《老子》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泽文与其把持着手里的金钱权势像端了满满一碗快要溢出的水一样,不如趁早停止。如果不停地捶打铁锥,使其更加锐利,就有可能缩短它的使用寿命。财富积累到金玉满堂,就不可能长久地保存和占有。过于富贵而骄横跋扈,就会招致祸患。功成身退,这才符合自然的运行规律。秋雨堂2023-07-29 17:12:2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