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354

论语:女为周南召南矣乎(17-10)

经义工坊经义工坊2023-07-28 14:01:320

孔子特别看重《诗经》的教化作用,要求弟子特别是自己的儿子通过认真学习,将其中所载的为人、处事、立身的方法转化为自觉行动,以达成修身齐家治国的目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注释】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相传孔子得子的时候,鲁国国君赠给孔子一条鲤鱼作为贺礼,孔鲤因此而得名。《周南》《召(shào)南》:《诗经·国风》中第一、二两个部分的篇名。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学过《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连《周南》《召南》都没学过,那就像面对墙壁站立着一样。”《论语·季氏》记述,孔子对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鲤退而学《诗》”。本章孔子再次劝儿子学习《周南》《召南》。《诗经》有《国风》15篇,其中《周南》《召南》收录诗歌25首。周即周公,召即召公,同是武王之弟。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后,封周公和召公封地于“南”国,其位置相当于现陕西岐山以南,周公和召公将周文王的礼乐教化从北方带到“南”国。凡是在“南”国所采的诗就命名为《周南》《召南》。也有人认为,“南”有“向南”之意,“周南”与“召南”就是周文王德化自北向南的过程。《周南》《召南》所收录诗歌中,几乎每一篇都提及“文王”“后妃”等德化的功绩。《关雎》一诗放在《国风》的开始,也即《周南》《召南》的开篇。从《关雎》前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见,得“淑女”以配“君子”,旨在传承“君臣、父子、夫妇”三纲中的“夫妇”之纲。“夫妇”为三纲之首。《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关系是家庭的始发,家庭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君臣关系、等级关系、礼仪制度的建立都是由此而生。夫妇纲常乱,家庭就会乱,进而就会殃及社会。孔子劝儿子学习《周南》《召南》,就是要求儿子从人伦教化之本入手,先正夫妇伦理,再教化天下。孔子所强调的“为”与“不为”,不是简单的“学”与“不学”,仅仅学习《诗经》里面所记的知识还不够,而是要将所学的伦理纲常落实到行动之中。不学,就不能增长见识,犹如面前一堵高墙阻隔,看不到精彩的世界、广阔的前景;学了不做,就不能收到效果,更如站在这堵高墙前面,没有迈开双腿的空间,终究寸步难行,根本无法通往圣贤之境。学习《诗经》就要从《周南》《召南》入手,或者说至少要学好《周南》《召南》,并且一定要学以致用,从修身做起,然后一步步至于家、至于国,乃至于天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