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59)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以俭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sè,节俭)。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树根,引申为本源、基础)、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无论是治国理政也好,祭神事天也好,没有比厉行俭约原则更为重要更有意义的了。要知道,只要坚持了俭约原则,就会达到君民亲密无间,人天和谐一致,这可以称为重在的积德。
君主能够做到重在积德,做事就没有不顺利的。做事无不顺利,就会一个成功接着一个成功,没有穷尽。那时候,他才算真正拥有了这个国家。获得这种“有国”之感的原因仅在于自己坚持俭约这个根本原则,因此厉行俭约乃是确保君位世代相传江山永固的根深柢固之道。

秋雨堂浅见:
本章重点谈节俭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政治、伦理、宗教三者合一的时代,君主不仅是政治领袖,也是族长和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其任务可以概括为治人和事天两个方面,就是处理政务(治人)和组织祭祀活动(事天)。老子提出: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进行祭祀活动,都应该简约从事。这和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所说的“礼,与其奢也,宁俭” 的观点相一致。孔子所说的“礼”包括政事活动的礼仪和祭祀礼仪。节俭办事是那个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时代的必然吁求,也是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
只有节俭办事,才能得民心,合天意。才能使君民关系紧密契合。君民契合,这就说明君主重在积德。
重积德就意味着办事既得百姓拥护又得上天支持,因此办事没有不顺利成功的,而办事无不顺利成功,就会感到没有办不成的事,以至成功、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可谓是“心想事成”,没有穷尽。
生活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只要坚守节俭原则,才有可能在忽然降临的灾祸中得以保全,才不会被忽来的危机所击倒;一个统治者,只有平时爱惜民力、节俭国力,才能在国家的危难中不被人民所抛弃。《易经》上说:“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治国者只有以“道德”为本,践行节俭之道,才能治理好天下,成为真正的“有国”者。
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代统治者中因不知节俭之德乃治国之本、过度奢侈浮华而国破身亡者不乏其人。治国须节俭,做人亦须节俭。不节俭何能廉洁?不廉洁怎能不贪?贪腐者天怒人怨,怎能不受到惩罚!
老子在本章对治国者的告诫,看起来好像是给统治者提醒支招,希望他们通过俭约积德,能够“长生久视”,实际上是出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体恤。老子明白,统治者不论是治国理政还是祭天祀神,其花销用度无不是民脂民膏。他们节俭一点,也许就会向老百姓少搜刮一点。实际上这只是老子的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
文/靳义堂
2023.1.18.

轻轻松松读《老子》(41)
《老子》第四十一章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译文:秋雨堂2023-07-30 10:11:44
0000欣赏-唐-李翰---【蒙求--89】
作者:潘长宏2023年8月18日李翰《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从思想内容上看,自然难免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意识的东西,但跟其他许多蒙书比较,李氏《蒙求》还是属于取材较好、境界较广的一种。紫网2023-10-15 08:55:070000慢即是快——【轻煮●细品●生命】【12】
轻著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慢即是快】快即是慢,慢即是快。天天幻想着一日千里,而非追求日进一步;急切地追求短期之效应,而不顾长远之影响;急切地追求眼前之小利,而不顾长远之大益……此皆谓之急功近利。勿庸置疑,“欲速不达”,生命之规律;急功近利,成功之绊石。但问题是,即便人们知道了这一规律,依然我行我素,渴求速成,根源就在于人类之天性:恐惧、贪婪、自作聪明和急功近利……新用户97560OBk2023-07-28 10:01:17
0000《论语》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论语》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整理的言行录,被誉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是多维的,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仁德之道:《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仁爱之心,是孔子提倡的最高道德准则。他认为个人应该修养自己的品德,培养仁慈、善良、宽厚和谦卑的品质,并将这种仁德之心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国家,推动和谐发展。0000论语:小子何莫学夫诗(17-9)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习《诗经》。经义工坊2023-07-28 13:56: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