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闷》读记
杜甫五律《闷》读记
(小河西)
闷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
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时杜甫居夔州。
瘴疠:瘴气。《梦李白二首》(杜甫):“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入泷州江》(唐-宋之问):“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三蜀: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时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夔州与蜀地相邻。《蜀都赋》(晋-左思):“三蜀之豪,时来时往。”刘逵注:“三蜀,蜀郡、广汉、犍为也。”《春日江村》(杜甫):“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
百蛮:泛指西南各族。夔州近百蛮之地。详见《杜甫五律<将晓二首>读记》。《秋风》(杜甫):“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大意:巴蜀一带瘴气浮动,百蛮之地暗暗涌动风云战乱。卷开门帘只见清碧的江水,靠着几案只有满目青山。山猿敏捷常难以见到,白鸥轻捷好像故意不还。无钱出峡任自留滞此地,有镜常照刚好可以催颜。
这首诗首联眼前形势。巴蜀瘴气浮动,百蛮暗涌战乱。次联眼前所见。满目绿水青山。(俺对瘴疠风云能奈何?)三联还是眼前所见。山猿敏捷,白鸥轻快。(次联承上。三联起下。)末联写闷之因。因无钱无法出峡,只能留滞此地,眼看岁月催颜。(俺不像山猿敏捷也不如白鸥轻便俺只能滞留此地面对白水青山。)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杜甫五律《谒真谛寺禅师》读记
杜甫五律《谒真谛寺禅师》读记(小河西)谒真谛寺禅师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此诗作年难考。真谛寺:位置难考。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冬,时杜甫居夔州。真谛寺:或是夔州一寺庙。兰若:修行处;佛寺。《古诗》(魏晋):“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杜甫七古《最能行》读记
杜甫七古《最能行》读记(小河西)最能行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攲帆侧柁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幸有征。瞿堂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郭祥正《访隐者》:向往的生活
当初,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住八九间草屋,耕十余亩田园,赏南山之菊,饮北窗之酒,并怡然自乐。对此,我们或许会问,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模样?宋代诗人郭祥正在《访隐者》一诗中给出了答案,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墙头草说2023-07-30 17:55:34
0000李嶷《林园秋夜作》:在月光下的秋夜里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诗人李嶷状元及第,官右武卫录事参军,他的诗风清静,有高格,其中《林园秋夜作》一诗被后人评价为“清彻到底,不减高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紫网2023-10-16 12:35:050000杜甫五排《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读记
杜甫五排《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读记(小河西)水宿遣兴奉呈群公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小江还积浪,弱缆且长堤。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鞞。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蹉跎长泛鹢,展转屡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