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齐人归女乐(18-4)

孔子秉承“良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国君推行仁政、成就大业,如果发现君主违背礼乐、不施仁政的行为难以改变,就会主动离开。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注释】归(kuì):同“馈”,馈赠、赠送。季桓子:季斯,鲁国的执政大夫,上卿。朝:上朝,研究政事。【译文】齐国人赠送鲁国一批歌女乐师,季桓子接受了,国君和季桓子多日不问政事,孔子就离开了鲁国。鲁国是齐国的邻国。当时,孔子任鲁国大司寇,将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虽是大国,还是担心鲁国发展壮大以后首先会威胁到自身,时时想方设法,企图将孔子的治理格局打破,不能让鲁国继续强大。齐国有人建议用“女乐”来迷惑鲁君,齐国国君于是挑选能歌擅乐的美女八十名,文马三十驷即一百二十匹,赠与鲁国国君。明知齐国国君别有用心,季桓子却经不住诱惑,欣然接受齐国的馈赠。鲁国国君和季桓子当即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乃至于连续多日不临早朝听政。还有记载表明,不久之后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天地完毕,鲁国国君竟然没有依礼将祭肉分送大夫。这是更为典型的违礼行为。孔子胸怀天下,一生追求恢复周礼,推行仁政。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出仕谋求职位,名正言顺地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但身为鲁国大司寇的孔子绝不贪恋名位。当他看到鲁国国君的一系列行为,深知国君不守礼乐已经无法改变,于是立刻辞官离开鲁国,前往卫国,开始周游。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轻轻松松读《老子》(80)
《老子》第80章小国寡民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通“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秋雨堂2023-07-29 16:07:08
0000万般自在——【轻煮●细品●生命】【16】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万般自在】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此佛家之著名对联。大意是言,自我之存在,须靠存在之自我来观察,唯有存在之自我,方能观察自我之存在;生命之本真,须在好像看又好像没看之时,方能看得到,唯有超越了看与不看,进入了似看非看非不看之无我境界,方能看清生命之本真状态。新用户97560OBk2023-08-06 17:01:11
0000《增广贤文》金句摘抄
读古文,增智慧!01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译文】:是非天天都有,不去听就自然没有了。【感悟】:生活中,有许多是是非非,如果受其困扰,我们就会无所适从。面对是非,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理它。这不是回避、胆怯,而是一种智慧。02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译文】:宁可为了正直而生活贫困,也不可为了生活富裕而做一个奸邪的人。【感悟】:人生在世,有时会面临很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