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214

论语:执德不弘(19-2)

经义工坊经义工坊2024-02-16 11:10:490

子张认为要加强道德修养,一定要克服“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的不当行为,努力达到“弘、笃”的标准。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注释】弘:大,发扬光大。笃:厚,坚定不移。亡(wú):同“无”,没有。【译文】子张说:“实行德却不能发扬光大,信奉道却不能坚定不移,这样的人可有可无。”本章从反面论述了“执德”与“信道”应有的正确态度。“德”指个人应具备的德行。“执德不弘”,从德行上看,不是简单地“修”,而是要长期地“执”。因为修养道德其实就是控制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婪、懒惰、懦弱、自私等,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之中,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因此修德要紧抓不放、坚持不懈。但是,仅仅自觉坚守德行远远不够,还应该将德行发扬光大即“执德宜弘”。一方面,在自己内心扩大修养范围,努力克制贪婪、自私等,不断积蓄美德,最终成为谦谦君子;另一方面,推己及人,用自身良好的品德去影响他人,从而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向善向上的良好风气。“道”指做人应坚持的道义。“信道不笃”,从道义上看,做事符合道义并不难,难就难在事事都符合道义。信道,就是要把正确的“道”作为一种信仰,像教徒一样虔诚,毫不怀疑地奉为真理,用来指导自己的一切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明知是正道却不能很好坚持的现象时常发生,特别是在践行道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屡屡挫折的时候,对“道”就会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放弃而改弦易辙。事实上,只要“信道宜笃”,笃定坚持正确的“道”,无论前进的路途多么曲折,终究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清李颢在《四书反身录》作了很好的注解。他说:“若不宏不毅,则至道不凝,碌碌一生,无补于世。世有此人,如九牛增一毛,不见其益。世无此人,如九牛去一毛,不见其损,何足为轻重乎?”执德而不弘扬、信道而不笃厚的人,对道德、道义的发扬与传承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帮助,如九牛一毛,有他不多,无他不少,无损无益,无足轻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