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孔子曰

  • 《尧曰篇》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注释】▲不知命:命是命运,天命。“命”可以理解为不可预测的外在因素,不可控的外在力量。也可理解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现状,国情。▲不知礼:“礼”是国家法度,社会秩序。▲不知言:不能明辨是非,分析善恶。【译文】
    紫网2023-10-14 12:03:14
    0000
  • 《季氏篇》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注释】▲直:行为正直。▲谅:诚信,讲原则。▲便辟[piánbì]:同“避”,也通“嬖”。谄媚逢迎,阿谀奉承。钱逊《论语读本》:一是善于避开人之所忌以求媚;二是惯于装饰外表而内心不直。▲善柔:圆滑,善于以和颜悦色骗人。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1 12:44:56
    0000
  • 《季氏篇》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注释】▲乐[lè]:乐趣,兴趣,爱好。▲节礼乐:用礼乐调节自身,有自制力。▲骄乐:骄纵享乐。▲佚游:亦作“逸游”。放纵游荡而无节制。▲宴乐:沉溺于饮宴作乐。【译文】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1 11:51:45
    0000
  • 《季氏篇》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注释】▲血气:身体和心智。“血”指身体,“气”指志气。▲得:贪得。贪恋名誉、金钱、地位等。【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三个方面要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迷恋美色;等到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1 10:09:15
    0000
  • 《季氏篇》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注释】▲畏:敬畏。▲天命:自然的规律、法则。人类不知道的,力不可及的领域。人们要对自己不知道的领域存有敬畏之心。▲大人:指有德有位者。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1 09:45:01
    0000
  • 《季氏篇》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注释】▲知:知道,明白。▲之:指道理。知仁义、懂孝悌、诚实守信等。【译文】孔子说:“生下来就明白道理的人,是上等资质;通过学习而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惑才知道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惑还不学习,这是下等资质了。”【学而思】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8:07:06
    0000
  • 《季氏篇》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注释】▲思:思考、分析、考虑。▲视思明,听思聪:明和聪指的是分析对错,明辨是非,不能人云亦云,道听途说。《颜渊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7:37:23
    0000
  • 《季氏篇》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注释】▲探汤:汤在古代指热水,探汤指把手伸进热水里。【译文】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7:25:07
    0000
  • 《阳货篇》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注释】▲恭:恭俭。“温良恭俭让”的恭。《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说:“谦恭的人不会侮辱他人,节俭的人不会掠夺他人。”)
    莫远忧的图书馆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3:23:4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