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篇》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注释】
▲恭:恭俭。 “温良恭俭让”的恭。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说:“谦恭的人不会侮辱他人,节俭的人不会掠夺他人。”)
《尚书·周书·周官》:“恭俭惟德,无载尔伪。”(恭和俭是美德,不要行使诈伪。实实在在做人和做事,不要虚伪应承。)
▲宽:宽厚待人。
《八佾篇》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左传·昭公二十年》: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信:诚信。
▲敏:勤敏。《学而篇》1.14子曰:“敏於事而慎於言”;《里仁篇》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惠:本意是仁爱。如:惠民。也有恩,好处的意思。如:恩惠。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询问仁。孔子说:“能把五种品德实行于天下,可称作仁了。”子张请教是哪五种。孔子说:“恭俭、宽厚、诚信、勤敏、惠民。”恭俭就不会侮辱他人,宽厚待人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诚信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恩惠百姓,百姓才能听从政令。
【学而思】
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恭、宽、信、敏”是修己,“惠”是安百姓。
【知识扩展】
《资治通鉴·隋纪八·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攻拔之。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之曰:“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自馀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尉抚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建成等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渊喜曰:“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遂定入关之计。
【译文】当时军队的士兵都是新近招募的,没有经过训练检阅,李建成、李世民与士卒同甘苦,攻击敌人时身先士卒。附近道旁的蔬菜瓜果,不是买的不准吃,兵士有偷吃的,立刻找物主进行赔偿,也不责备偷窃者,士兵及百姓们都心悦诚服。李建成等率军到达西河城下,百姓有想进城的人,都听任其进入。西河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初十),李建成攻克西河城,将高德儒押到军营门口,李世民历数他的罪过说:“你指野鸟为凤凰来欺骗君主,骗取高官,我们兴义兵,正是要诛灭你这样的奸佞之人!”于是将高德儒斩杀。其余官员一个不杀,秋毫无犯,分别抚慰吏民百姓,让他们各复其业,远近的百姓听到后非常高兴。李建成等人率兵返回晋阳,往返共九日。李渊高兴地说:“像这样用兵,就是横行天下也可以了!”于是就定下了入关计划。
《资治通鉴》348:要想看清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将他送到高位
花言大帅2023-07-28 15:02:20
0000行深方得悟其道——《心经》再读之【8】
以勇猛心求道,自平常处参禅;未证忌言空教,不修莫说心经。【原典】之【总纲分第一】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译文】在他深深的领悟且保持住般若菠萝蜜多之时。【悟读】修道似行深淖,调心如履薄冰。佛言,夫为道,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妄心攀缘,变动不息,须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新用户97560OBk2024-02-17 13:07:16
0000《吕氏春秋》里的八观六验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段,很有道理。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一,通则观其所礼。指的是一个人在事业成功、春风得意之时,是否还能保持待人有礼有节。榕言榕语2023-07-31 11:09:05
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二十四)
《老子》第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更高,反而站立不稳;跨着大步想要走得更快,反而不能远行。那些喜欢自我表现的人不明智;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他的能力反而得不到彰显;那些自我夸耀的人他的功劳往往没有人承认;而那些骄傲自满的人他的荣耀都不能长久。秋雨堂2023-07-30 08:59:3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