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的重要性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年30天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道德经》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无交通,方得利用。
这一章主要告诉人们:要重视“无”的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事情,不一定是最优解;我们以为的事情,不一定是事物的实质;我们以为的事情,不一定符合规律。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地方,在我们认知的范围之外,存在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事物的发展,这就是规律。
并且,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有”与“无”是事物的阴阳两面,一体二相,相辅相成。
除了本章所举的三个例子外,还有很多生活上的例子:
比如“累”。
生活中的累真的是身体上不断地奔波、劳碌,真的是那些做不完的事,解决不完的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吗?
人的累更多是“心累”。
心累胜身劳。
如果说心累是“虚”,身累是“实”,这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于这个话题,如果有机会,我会在以后的内容中详谈。
人们就是这样,总是重视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忽视看不见的东西,可殊不知,很多时候,看不见的,也就是“无”的东西,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于“无”的重要性,科学上也有一定的研究: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实验表明:
在宇宙中,普通物质只占4.9%,暗物质占到26.8%,暗能量占到68.3%。也就是说,暗物质与暗能量占比高达95%以上。
那么,现在人们用仅占比5%的宇宙物质得到的信息来了解这个宇宙世界,可能是全面的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人们平常所认识的事情,很多都是有问题的,甚至是相反的?
我说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个现象本是不正常的,但是大家却习以为常。
想想看,人们在追求什么?
更好的车子、房子、更漂亮的衣服、鞋子等这些物质。
有多少人想过:这些物质的本质是什么?
归根到底是“工具”,其蕴含的能量也是较为低级的。
真正高级的能量是什么?
幸福、快乐、富足、爱等精神享受。
人们本应该去追求更多的价值和精神享受,而不是去获得更多的资源、财富和购买更高级别商品。
但是人们就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逐渐迷失,而不自知。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资源、财富、商品,这些人们看得到;幸福、快乐、爱,人们看不到。
如果人们改变思维,重视“无”的重要性,很多道理就能更容易理解和做到了。
比如《道德经》所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从“无”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道理,你是不是有了新感悟,是不是觉得自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文章有一个特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过段时间你再看我的文章,又会有新的感悟。这你有什么感悟?欢迎交流你的想法。
如果你想跟我一起践行传统文化智慧,关注我,我们一起创造美好。
轻轻松松读《老子》(80)
《老子》第80章小国寡民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通“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秋雨堂2023-07-29 16:07:08
0000馬楠丨宋《四朝國史藝文志》鉤摭
注:本文发表于《唐研究》第二十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马楠老师授权发布!宋《四朝國史藝文志》鉤摭书目文献2024-02-03 17:11:26
0000《道德经》: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作者:儒风君古人云:“大仁不仁,大善不惠。”真正的善行,不在于假仁假义,不在于小恩小惠。行善也要讲究方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1小善如大恶《道德经》有言:“善行无辙迹。”为人处世,应当秉持一颗善心。但并非所有善心,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很多时候,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发心虽是善的,可结果却是恶的。真正的善行,就好像风过无声、雁过无痕。儒风大家2023-07-28 17:01: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