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简明释义(中篇2.13—2.15)
2.13 善行无迹(原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释义】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寓意是善于做好事的人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无瑕疵可指责,不会留下把柄; 善于计数的,不用竹片或木棍等工具,也能进行筹算;善于闭守的,深藏不露自己的秘密,不用闩销锁闭,别人也无法打开;善于扎结的,不用绳索捆缚,用心或情感连结或契约法规等方式,也能将人牢牢拴住,使其不能解脱。因此,圣人经常乐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承继了大道的光芒,暗藏着聪明智慧。所以善处事的人可以做不善处事的人的老师,不善处事的人可以作为善处事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人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最精要而微妙之处。
2.14 知雄守雌(原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释义】知道雄性刚强,有足够实力就可称霸一方,自己却安守着雌性般的柔和状态而不露锋芒,不与人争,甘愿作天下面的一条溪流;作天下的溪流,正常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就会回复到婴儿般的单纯状态而生机无限。对世间的事情了如指掌,看得清楚明白,自己却安守着一无所知的糊涂暗昧状态,不表现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以自己的看法和意志强加于人,也不过于计较他人的缺失,如此才能成为天下人仿效的一种楷模;成为天下的楷模,就能保持正常的德性而不会出现过错,就能回归到混沌一体的状态而潜力无限。知道什么是高贵和荣耀,自己却安守着平庸卑下的地位,能忍受各种屈辱,甘愿做天下面的一片山谷;做天下的山谷,正常的德性才得以完美体现,才能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状态而融通无限。朴素本初的东西经转化分解后可制作成各种有用的器物,聪明睿智的有道之人能全面掌握和使用它们,犹如担当百官之长。所以最完善的社会体制,应将各方面的人才,组合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是不能随意分割的。
2.15 自知者明(原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义】能了解别人叫做睿智,能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胜过别人只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弱点和欲心妄念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强使自己行事恒久不懈的方为有志。不离失道德本分的人,能止于至善之地,其行为合于道,所以能长久安宁;身虽死而其思想和精神永存,或其功绩永不磨灭的,才能算真正的长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30个绝世金句,句句胜读十年书!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的时候,听过许多道理,却不以为然。长大后,经历了社会的毒打,才知道,有些话,真是金玉良言。30个绝世金句,句句胜读十年书!01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02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白居易《天可度·恶诈人也》0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佚名《古艳歌》04紫网2023-10-15 14:28:14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80)
《老子》第80章小国寡民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通“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秋雨堂2023-07-29 16:07:08
0000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35)-【异兽猼訑(bó yí)】
摄影师:潘长宏2023年10月5日《黄帝内经》、《山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紫网2023-10-15 12:26:580001《格言联壁》《小窗幽记》《增广贤文》
《格言联壁》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小窗幽记》清凉与自在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译文】将烦恼的红尘看破了,此身便能安住在清静的世界里;将求谋的念头断绝了,此心便能回归到自由的天地里。清谈与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