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论道——【轻煮●细品●生命】【17】
轻煮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

【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道即规律或法则,用道则为术。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出自黄帝时期《广成子. 自然经》,与汉字同在,与文明同在。术则通常被视为方法或技术。
简言之,道是恒久不变之真相,术是如梦幻泡影之暂像。同时,道亦若是空泛难行的滥调,术也可谓技法精湛的妙招。此对人生中“道术”之简要概括。
至于如何辨别人生中的道与术,对不同之人而言,答案亦是千变万化的,这必须学会自辨真伪。
“真相不可说”,有些道理是无法言传的。对于不明道术之人而言,即使知道了“道术”之概义,亦往往难以识别现实之“道术”。此种情况下,不妨牢记“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的警言,以避免诱入迷谭;与此同时,还须牢记“从来套路难善终,唯有真情暖人心”的忠告,以避免自入迷途。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之简单一言,让世人从此对于道的解读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关于天道人心,王阳明的论述是,“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反对了朱熹将天道人欲人为割裂的思想,进而明确了“心即理,心外无物”等观点,也契合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核心,“圣人之道,本自具足”。
圣人之道,即为良知。得道高人判断事物之唯一标准是良知,而非外在之一切事物。
所谓良知,非是常人所理解的善良之心,而是一种好恶之心,此心可判断事情对错是非,而此种判断,是基于本能的刹那间反应,是不假思索的,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良知,应该是道德感和判定力的一种综合。
在此基础上,王阳明阐明了“事即道,道即事”的认知观,揭示了“道事合一”的命题,也向世人传授了“心上磨,事上练”的修心方式。

“道事合一”,是王阳明隐藏的哲学命题,其内涵主要有三。
其一,事是道之器,道不远人,存在于日常生活所构成的事里,并通过事而化虚为实,从而在人面前显现自身;其二,事是道之“工夫”,不仅致万物之理是靠人的“正事”活动完成的,且“致良知”以“成圣”,亦是靠人的“正事”活动完成的;其三,道是事之本体,既成了人生之终极关怀和日常行动之动力源,又成了有效做事之根据,还成了规范做事之依据。
坐而论道,非是要探讨出一个多么伟大多么神奇的大道,而是必须明白,我们每个人的自身本就皆藏有一个伟大神奇之道。正如佛家所言,“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道之本质,皈依自然;人之可贵,则天法地;人为则伪,伪必难久;依道而为,地久天长。
王诩-【谋篇第十(第二部分)----原文和译文】
作者:潘长宏2023年5月31日王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溱湖之恋2023-07-28 12:25:04
0000鬼谷子识人术:经常被人套路,记住3句智慧之言,避免被算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许多人为了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必须变得更加机智和精明。这是因为现在有许多人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善于利用人们的无知和信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多一个心眼,以免被人套路。鬼谷子识人术之一:倘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者,则不可深交鬼谷子识人术2023-07-29 08:17:08
0000《增广贤文》金句摘抄
读古文,增智慧!01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译文】:求人帮助应该求那些大丈夫,接济别人应该接济急难中的人。【感悟】:帮助别人要做到:急人所难,雪中送炭。助人为乐无疑是一种美德,值得肯定。但是,帮助的时机与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陷入困境、急需帮助的人,我们要救人于水火,倾尽全力。孔子曾说:“君子周急不济富”。意思是君子只帮助急难中的人,不接济有钱人。02zhp0010072023-07-27 20:01:49
0000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20)-【蛊雕】
摄影师:潘长宏2023年7月9日《黄帝内经》、《三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紫网2023-10-14 13:42: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