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498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至简,道即相反,反向形成,触及心灵

紫网2023-10-14 11:29:550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这段话说的非常犀利,典型的生活辩证法,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当我们说谁谁是好人,一定有坏人在对应,当我们说要做好人好事,一定有坏人坏事出现。这就是老子的观点,凡是极力倡导的,正是现实缺少的,假如人人都是雷锋,何必学习雷锋。大道盛行时候,没有好坏区分,起码显现不出来好坏,“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此理。社会规则被破坏,礼乐崩坏,就出现仁义道德,老子就此讥讽儒家不无道理,因为有无仁义道德仅仅是结果和表面,根子是社会规则的破坏。这个社会不缺少聪明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很多投机取巧现象出现,比如走捷径,找关系,偷奸抹滑,占便宜,等等,也就意味着公正制度缺失。当年抗战时候汪氏,原本是坚定抗战者,看到侵略者过于强大,话锋一转有了“智慧”,明明是投降卖国,却冠以“曲线救国”名义。多少人打着博爱仁义名义,干着上不了台面勾当,乃至“逼良为娼”。家庭和睦的,没有什么孝顺不孝顺,自然相处过日子就是,反倒是不和睦的,喜欢计较,多了少了,吃亏赚便宜了,没有规则,有了抱怨,有了孝顺慈爱区分。社会管理也是如此,“疾风识劲草,板荡识忠臣”,混乱发生才有好不好,所谓乱世出英雄,正常年代都是普通人过好普通日子,该干嘛干嘛,哪里来的什么英雄好汉忠臣奸臣。老子这个辩证法认知是非常深刻的,初读这个说法,让我们觉得不舒服,不舒服从心理学角度恰恰是最重要的,说明触及心灵深处。让我们不舒服是道德认知被挑战了,日常被灌输的“仁义,智慧,孝慈,忠臣”,这些竟然发生在不好环境之下。然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哲学矛盾规律就是对立统一,比如越是赞美谁特好,改天翻脸就是特差。爱恨交织就是如此,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让人际关系单纯些,不去特别强调好坏,遵循自然之道。道德词语都是人们主观创造的,属于主观评价范畴,怎么说怎么有理,但是要牢记这条试金石,“道德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的”,“让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最后,必须提及胡适先生这句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