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篇》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注释】
▲执德不弘:“执德”同“持德”。“不弘”指给自己定的道德标准不高。
▲信道不笃:信仰不坚定。
▲焉能:怎么能。焉:怎么,哪儿;哪里。能:能够。
▲亡:通“无”。
▲有和无:得与失、成与败、对与错等。
【译文】
子张说:“执德却不远大,信道却不坚定,怎么面对有?怎么面对无?”
【学而思】
理想远大,信仰坚定,就不会计较得失。为人没有中心思想,面对得与失就不能正确处理。
参读《公冶长篇》5.19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11个成语故事,归纳为心生万法、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应用技术是表达自由
王明鹏2024-02-10 08:10:14
0000黄治国丨黄裳未刊藏书题跋辑释
注:本文发表于《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8期,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黄治国老师授权发布!黄裳未刊藏书题跋辑释黄治国书目文献2024-02-07 17:09:26
0000无上中和——【轻煮●细品●生命】【11】
轻著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无上中和】幸福,是一最具主观色彩之概念。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他对幸福之定义、人生之体味和内心之感受。追求人生之成功和幸福,无疑是生命之永恒主题。没有追求,人类便缺失了前进之动力;追求之过度或无度,反而又成为了生命的痛苦之源。然而,追求神奇和不朽,是人性之本能。于是,先贤们一直孜孜地探求着生命之平衡。新用户97560OBk2023-07-28 10:02:1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