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214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商业秘密定义及特征
第3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
第4章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类型
第5章 重大损失的认定
第6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7章 对“设赌诈骗”行为的定性分析
第8章 以放“迷魂药”为手段获取他人赌资行为的认定
第9章 以暴力手段追讨赢得的赌资的认定和处理
第10章 对以性作为赌注的赌博行为之分析
第11章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探析
第12章 传闻证据规则的完善
第13章 引言
第14章 证据开示的概念、内容和意义
第15章 国外证据开示程序简述
第16章 关于我国证据开示的制度设置
第17章 结束语
第18章 证人的资格
第19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第20章 证人作证制度的完善
第21章 刑事诉讼公正的概念及其要求
第22章 刑事诉讼效益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第23章 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益相统一
第24章 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益相对立
第25章 协调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第26章 关于死刑的存在价值浅析
第27章 我国的死刑适用
第28章 结语
第29章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举证责任问题:应当实行举证责任适度倒置
第30章 关于认定商业秘密的证据种类问题:鉴定结论不应成为“证据之王”
第31章 关于诉讼辅助人问题:他们即不是证人、鉴定人也不是辩护人
第32章 据以研究的审判案例
第33章 问题的提出
第34章 利他合同探究
第35章 对本案的评析
第36章 结语
第37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第38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39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第40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第41章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第42章 善意取得制度的嬗变
第43章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概说
第44章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第45章 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
第46章 预告登记保全对象的风险类型
第47章 预告登记的性质
第48章 预告登记的效力
第49章 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创设
第50章 预告登记制度的国外立法例
第51章 预告登记制度之诠释
第52章 我国应确立完善的预告登记制度
第53章 结语
第54章 物权法定原则的利弊分析
第55章 物权法定原则僵化的克服
第56章 物权法定原则的突破方式
第57章 结语
第58章 物权行为理论
第59章 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批判之思考
第60章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成立之理由
第61章 结语
第62章 引言
第63章 物上请求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比较
第64章 物上请求权制度的释义
第65章 未来我国民法典应设立物上请求权制度
第66章 结语
第67章 间接占有的基本涵义
第68章 间接占有的制度价值之探讨
第69章 结语
第70章 一个案件昭示的问题
第71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历史发展
第72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含义
第73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
第74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第75章 建立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
第76章 董事义务的一般概说
第77章 董事注意义务的判例法规则:商业判断规则
第78章 确立我国董事注意义务的立法建议
第79章 董事责任的范围
第80章 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
第81章 《公司法》修改之建议
第82章 前言
第83章 基金管理人的法律定位
第84章 基金管理人诚信义务的涵义及根据
第85章 基金管理人诚信义务的主要内容
第86章 基金管理人违反诚信义务的表现
第87章 基金管理人违反诚信义务的法律责任
第88章 结语
第89章 债权人代位权的界定问题
第90章 代位权的界定对清理三角债务关系的影响
第91章 引言
第92章 表见代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第93章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第94章 表见代理的存在形式
第95章 表见代理制度的实践价值
第96章 结语
第97章 格式合同的内涵
第98章 格式合同的利弊
第99章 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
第100章 格式合同的订立与生效
第101章 我国有关格式合同立法缺陷及完善
第102章 引言
第103章 电子证据的涵义与特征
第104章 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第105章 电子证据的证明效力
第106章 对电子证据进行法律规制的若干设想
第107章 结语
第108章 原有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存在问题
第109章 对新的证据法规的几点剖析
第110章 关于财产保全申请错误的认定
第111章 关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损失的认定
第112章 财产保全的期间
第113章 法院在财产保全中的义务及其责任
第114章 小结
第115章 现行民事调解制度的弊端
第116章 改进民事调解制度的几点设想
第117章 调解的概念
第118章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的调解制度思想源起
第119章 从比较法角度对我国调解制度的重新思考
第120章 因职业关系而免证
第121章 因亲属关系而免证
第122章 当事人举证时法官释明权的行使
第123章 证据交换中法官释明权的行使
第124章 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行使
第125章 论文小结:
第126章 对登记请求权基本问题的认识
第127章 对登记制度与合同效力问题的研究
第128章 对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登记请求权制度的具体设想
第129章 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占有制度的立法模式及其评价
第130章 上述各国法典对我国建立占有制度的启示
第131章 “偷拍偷录”证据的界定
第132章 对于偷拍偷录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的争议
第133章 偷拍偷录证据的适用
第134章 “一事两诉”的形成及其带来的问题
第135章 各国的相关立法及评析
第136章 相关国际立法
第137章 我国相关立法及其完善
第138章 流质契约的概念及利弊
第139章 承认流质契约的理由
第140章 商业秘密的定义及商业秘密犯罪的多种形式
第141章 竞业限制约定
第142章 合理地利用竞业限制约定来保护商业秘密
第143章 网上搜索引擎商标侵权技术法理分析
第144章 案例运作分析
第145章 司法实践中的思考
第146章 透视之一——专利权
第147章 透视之二——专利权用尽
第148章 透视之三——平行进口
第149章 MP3音乐相关使用行为概述
第150章 MP3音乐相关使用行为的侵权认定
第151章 MP3侵害著作权问题的防范与对策
第152章 引言
第153章 中国现有国家赔偿制度概述
第154章 不断扩大的国家赔偿范围
第155章 国家赔偿制度立法的几点设想
第156章 结语
第157章 关于行政法概念的讨论
第158章 关于法的功能的讨论
第159章 关于行政法的三种理论的讨论
第160章 关于行政法人性基础的讨论
第161章 关于市场经济下行政法功能的讨论
第162章 总结
第163章 行政许可基本原则
第164章 信赖保护原则的含义、起源和内涵
第165章 信赖保护的方式
第166章 《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信赖保护原则
第167章 特区法规的概念、性质及深圳经济特区立法现状
第168章 特区法规的位阶
第169章 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对经济特区法规、规章的适用
第170章 “案情简要”
第171章 “执行”
第172章 “评析”
第173章 现代司法理念涵义
第174章 现代司法理念语境下的法官职业思维方式
第175章 现阶段我国法官实质性思维方式的评析
第176章 彰显现代司法理念的法官职业思维方式的培育
第177章 结束语
第178章 法律条文的局限性
第179章 法官的自由裁量
第180章 法官的解释方法
第181章 尾论
第182章 法院管理体制改革
第183章 关于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第184章 结语
第185章 一
第186章 二
第187章 三
第188章 法官独立原则概述
第189章 法官独立的必然性
第190章 法官独立原则的制约平衡机制
第191章 “司法抢滩”知多少
第192章 “司法抢滩”的成因
第193章 跨越立法和司法的绝对界限
第194章 走出“司法抢滩”的两难境地
第195章 引言
第196章 违宪审查与司法审查的界定
第197章 宪法司法化意义
第198章 宪法司法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第199章 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
第200章 结语
第201章 沉默权的形成及其含义
第202章 沉默权的法理基础
第203章 我国对沉默权的争议
第204章 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第205章 送达制度在民事诉讼制度中的地位
第206章 法院送达难现状及原因
第207章 目前出现的新送达方式——司法专邮
第208章 送达难解决方法探讨
第209章 廉政保证金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第210章 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的现实意义
第211章 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
第212章 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的可行性
第213章 建立符合特区法院实际的廉政保证金制度
第214章 后记
同类推荐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律师业的专业化水平正逐步发展和提高。我们提倡并鼓励建设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和培养高素质的律师,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社会各层面诸如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建筑与房地产领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律师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谐社会视阈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元,社区的主体是居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社区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居民和大学生社区意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视域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等问题。青少年犯罪预防一本通
本书将整个青少年犯罪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青少年犯罪学的一般性问题,包括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学的定位、青少年犯罪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等问题。第二部分现象论,主要从青少年犯罪的本体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概况、发展变化,并对青少年犯罪及犯罪人的类型进行研究,使我们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青少年犯罪现象。第三部分原因论,注重介绍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观点和学说,并进而地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系统性、复杂性,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论是青少年犯罪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在正确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机制前提下,才能够提出科学理性的预防体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刘美芳编著的《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内容简介: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对于儿童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告诉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成长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入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